衡阳新闻网
滚动新闻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衡阳新闻 > 正文:

身边雷锋 衡阳好人丨刘双喜:从事社工8年 助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2024-04-16 15:57:11   来源:中国衡阳新闻网   作者:李洋杰
分享到:
 

衡阳新闻网讯 记者李洋杰报道 刘双喜,男,1983年2月出生,现为衡阳市善德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负责人,从事社工已经长达8年。多年来,刘双喜热心于社会公益慈善事业,充分利用自身社工专业优势,主动对接社会各类公益资源通过捐款、筹款等多种途径为困境儿童和社会公益事业提供援助。截至目前,刘双喜已为近千人提供帮助。

初尝公益收获助人之乐

2012年春天,一位心理咨询师朋友邀请刘双喜一起去学校,为一名沉迷游戏的青少年免费做心理治疗。现场,刘双喜认真聆听朋友如何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为少年开展心理辅导和教育活动,给予他正确的引导。

那是刘双喜第一次接触公益,彼时的他还是一名记者,也会经常接触社会的弱势群体,为他们发声,但是了解并不深刻。当刘双喜和心理咨询师朋友帮助那名网瘾少年从网游中脱离出来,受助者及其家长发自内心地感谢他们时,刘双喜感觉到了社工力量之大,他的心中从此埋下了成为一名社工的种子。

此后,刘双喜常常不自觉地会关注社会弱势群体,想方设法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他也曾多方呼吁社会各界人士加入慈善事业中来,共同回报社会,为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提供援助之手。

成立社工组织传递温暖

孟子曾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而刘双喜则认为:助人者,人恒助之。

积累了几年的社工工作经验,刘双喜在这种助人自助与自助助人中找到了快乐和满足。这使得他在社工这条路上越走越远。怀着对社工事业的执着与热情,2016年,刘双喜成功考取助理社工师证后,注册成立了一家专业的社工组织——衡阳市善德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与其他社工一起为受助者提供更为专业的帮助支持。

刘双喜的社工工作涉及社区居民福利、未成年人保护、老人护理和孤寡老人关怀等方面。2018年,衡阳市福利院联系到刘双喜,希望他帮助一名患有艾滋病的小孩解决求学需求。小华(化名)由于天生携带艾滋病,出生后不久就被送到了福利院,到了上学年纪却几次求学被拒后心理开始自闭。刘双喜了解情况后,积极对接衡阳市特殊教育学院,最终学校决定采取折中的办法,委派老师到福利院为小华(化名)进行学业辅导。自此之后,小华(化名)渐渐敞开了心扉,会主动和人沟通,人也变得越来越开朗。

从机构成立以来,刘双喜带领团队坚持为留守儿童提供服务,团辅人数每年达数百人,其中个案服务每年也在二十人以上。刘双喜在关爱儿童这方面获得了大家的一致认可。2022年,衡东救助站迎来了一名走失儿童,小红(化名)有严重的自闭症,工作人员一度以为她是哑巴。正巧刘双喜在衡东有关爱留守儿童项目,救助站联系到了刘双喜,刘双喜带着心理咨询师帮助小红(化名)疏导心理。每周刘双喜都带着水果、文具、书籍去看望小红(化名)。在第四次看望时,小红(化名)开口说话了,她与父亲生气离家出走,从株洲走到了衡东,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她告知了父亲的联系方式。原来,小红(化名)来自离异家庭,父亲平时过于严厉,她便不愿与父亲沟通,久而久之造成了她的自闭。刘双喜当即联系了他的父亲,当天父亲就赶过来准备把女儿接回去。考虑到小红(化名)的心理状态,刘双喜劝导孩子父亲,继续让她进行一段时间的心理治疗后再通知其过来。同时,工作人员也经常借助电话与小红父亲沟通,对他进行心理辅导,告诉他如何与女儿沟通。

当小红父亲把小红(化名)接回去后,也时常打电话感谢救助站,“以前在家我们经常吵架,关系比较僵硬,现在改变很大,互相沟通比较和谐了。”

刘双喜常常认为:“做社工,就是为了让受助的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人间的温暖。”

用心解决居民实际所需

2018—2019年,当时城区各小学下午四点半就放学了。为了帮助那些学习困难或成绩欠佳的留守儿童和弱势群体,考虑到他们的父母亲都不在身边,课业辅导是家长的难题,刘双喜与社区以及大学生志愿者合作,在蒸湘区南三角线社区开设了4个学期的“430学堂”。

辅导班的开设满足了家长的需求也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继续学习的机会。课程包括课后作业辅导、学习技巧培训、自我管理等方面,他们为每个学生制定了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并定期与他们的家长沟通,提供针对性的帮助。两年下来,学生成绩提高了,对学习产生了更大的兴趣和动力,也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和合作意识。

刘双喜没有止步于此,他加快步伐成立志愿者团队,组织志愿者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帮助他人。同时,他还不断创新社工服务模式,通过建立微信群和社区论坛方便服务对象实时交流和互助,提供更贴近服务对象需求的服务,还与相关机构合作,开展了一系列健康讲座和心理辅导活动、帮助他们解决身心问题。

刘双喜坚定地说:“既然选择了社工这个行业,就要努力帮助他们。虽然可能不会取得立竿见影的成效,但我始终坚信,扎根土地,纵使背负沉重,花儿终将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