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创新——衡阳市铁一中英语骨干教师赴深探索课堂变革新路径
衡阳新闻网讯 通讯员罗莹 左海英报道 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把握人工智能时代教育发展新机遇,4月18日至19日,衡阳市高中英语名师工作室首席导师、铁一中学副校长张莹带领学校英语教研组赴深圳参加第七届全国“课堂变革与教学领导力提升”专题研讨会。本次学术会议由《中国教育学刊》杂志社与深圳市南山区教育局联合主办,吸引了全国教育界人士共探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的创新实践。
4月18日上午,张莹副校长带领英语教研团队在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文华学校报告厅认真聆听了系列前沿学术报告。在主旨报告环节,当代教育名家、教育实践家、课堂文化发展联盟理事长冯恩洪教授就数智时代的教育变革提出六点建议:回到原点,追问教育的本质;问道方圆,平衡规范与自由;学生为本,尊重成长的节律;系统思维,构建育人的生态;道术结合,融合理念与方法;差异发展,激发个体潜能。随之,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执行主任余胜泉、商汤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傅慧、醍摩豆智慧教育研究院院长吴权威立足于各自的专研领域,分别从AI赋能学习、AI赋能课堂及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阐释业界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方面的深度探索和成效成果。
当日下午,团队转赴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高级中学开展深度参访学习。该校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景观,如书香浓郁、设计精巧的图书馆、彰显办学理念的文化墙、充满活力的学生小广场,以及正在规划建设的科学交互空间、创新车库实验室等,均给参访团留下深刻印象,充分展现了学校的前沿教育理念与现代化办学特色。随后,参访团系统聆听了该校关于英语学科体系建设的专题汇报。同时,双方英语教师围绕高中英语课堂建构、跨版本教材融合策略及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等议题展开热烈研讨,在思维碰撞中共享教学智慧。活动的高潮是两节AI深度融合的创新课例展示:一节是该校英语教师周舟执教的《Project: AI-supported Protection of ICH in Guangdong》,以人工智能助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课题,探索跨学科项目式学习;另一节是该校化学教师赵瑛瑛执教的DSE课程《原电池:AI赋能之历史对话与未来挑战》,借助AI技术重构科学课堂的时空维度。这两节课例生动诠释了“AI+教育”的实践路径,充分展示了AI赋能下的高中学科课堂新样态。
19日举行的校长专题论坛则将研讨推向纵深。高中教育专场中,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中国教育学刊》主编王定华首先做了题为《以教育家精神引领骨干教师成长》的精彩报告。随后,在特约国家督学刘根平的主持下,五位来自全国不同地区的中学校领导,围绕“人工智能时代高中教育变革”议题,展开两轮深度对话与智慧碰撞。
在两天充实饱满的深度学习中,张莹副校长带领衡铁一中英语教研团队展开了一场关于“AI时代教育变革”的深度思辨,让老师们切身感受到了人工智能驱动的教育三重范式跃迁:在教学方式上,从传统“大水漫灌”走向基于学情画像的“精准滴灌”,实现个性化育人;在学习方式上,推动“被动接收”向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自主建构”升级;在评价体系上,突破单一维度,构建起涵盖过程数据、能力图谱、发展潜能的立体评估模型。这支满载而归的高中英语教改先锋队,正将此次研修的前沿理念转化为校本实践方案,为打造“人工智能+教育”创新高地蓄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