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东网络达人采风万芳园:镜头里看 “绿色农业的诗和远方”
衡阳新闻网讯 通讯员涂琼报道 4月23日,衡阳市祁东县委网信办联合县互联网协会组织30余名网络达人走进县互联网协会理事单位——万芳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探访这家以“纯天然、绿色化、科技感”为标签的现代农业种苗基地。在标准化育苗棚与试验田里,达人们沉浸式体验了从种苗培育到技术创新的全链条,揭开了“一棵苗”如何撑起“大产业”的奥秘。
绿棚育苗:科技浸润“天然襁褓”
踏入标准化育苗棚,扑面而来的是湿润清新的空气,整齐排列的穴盘中,红薯苗、辣椒苗等蔬菜幼苗正舒展新叶,叶片上的露珠折射着自然光,印证着“纯天然培育”的理念。“我们拒绝化学激素和转基因品种,每一株幼苗都生长在‘天然襁褓’里。”
技术人员一边展示由腐殖土、珍珠岩、椰糠等天然材料配比而成的育苗基质,一边介绍道:这里采用智能温控系统却不过度干预,白天依靠通风口引入自然风,夜晚借助遮阳网保留昼夜温差,模拟露天生长环境。从抗病性强的“湘研辣椒苗” 到口感绵密的 “济薯26红薯苗”,万芳园每年精选50余个非转基因品种进行培育,确保从根系到茎叶的健康生长,每年为全国各大蔬菜基地输送8000万株优质种苗。
跨界嫁接:苗株焕发“科技新生”
在试验示范基地的嫁接专区,一场别开生面的“植物跨界手术” 吸引了达人们的目光:技术人员手持专用嫁接针,刺入葫芦瓜或南瓜砧木顶端中心,形成深度约0.5厘米的垂直插孔,以“零误差”角度将西瓜苗接穗插入砧木插孔,整个过程如外科手术般流畅。“这种‘单针插接法’是我们改良的核心技术。公司负责人解释,通过葫芦瓜、南瓜根系发达、抗逆性强的特性与西瓜苗果实甜美的优势结合,不仅能增强西瓜植株对土壤病虫害的抵抗力,还能通过砧木根系吸收更多微量元素,提升果实营养价值。
达人们现场体验插接操作,尽管动作生疏,但亲眼见证了“一棵苗”如何通过科技赋能,获得更强的抗逆性与产量潜力。据了解,这种创新插接方式让西瓜苗成活率稳定在92%以上,结出的西瓜不仅保留原有甜度,维生素含量提升了30%。”如今,万芳园每年培育的跨科属嫁接苗已超2000万株,成为不少高端果蔬基地的 “定制款”。
春园蓄势:花果静待“时光酿甜”
穿过育苗区,达人们来到果园。4月的果园里,虽未见累累果实,却处处是“希望的伏笔”。阳光玫瑰葡萄架下,新抽的藤蔓上挂着淡绿色的卷须,如少女的发丝轻盈舒展;蓝莓园里,翠绿的叶片间,铃铛状的白色小花正次第绽放,引来蜜蜂嗡嗡采蜜;火龙果的茎秆上,褐色的芽点密密麻麻,像撒了一把芝麻。“4月是花芽分化的关键期。”负责人轻轻拨开一片肉质茎,“我们正在控水控肥,让它从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最快6月才能看到第一朵花苞,从开花到成熟还要经历100多天呢。”漫步果园,脚下的野草随风摇曳,却不见除草剂的痕迹。“我们用生草栽培法,草长得太高了就用割草机剪短,腐烂后化作绿肥。”负责人弯腰捡起一片落花,“你闻闻,这是自然的清香,急不得、催不得,农业本该这样慢慢‘养’。”
荣誉铸魂:数据丈量“绿色坚守”
参观结束时,达人们在公司荣誉墙前驻足:“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三星级休闲农业庄园”“科研推广示范基地” 等牌匾下,藏着一串数字密码见证着万芳园的绿色坚守:12人专业技术团队每月下乡服务超20次,300亩试验田每年淘汰20余个抗性弱、口感差的品种,累计带动10万农户实现绿色种植、亩均增收超2000元,为周边50余名百姓提供就业,平均每人每年增收4-5万元。“我们不做一锤子买卖,而是要让农户跟着苗一起成长、一起走向美好生活。”公司负责人的话道出企业哲学——从精选基质到生态种植,从技术创新到全程服务,万芳园用科技与绿色为农业“筑基”,让每一株幼苗都成为乡村振兴的“希望种子”。
采风结束时,一位网络达人感慨:“在万芳园,我看到了现代农业的温度——不是对产量的盲目追逐,而是对土地的敬畏、对自然的尊重。当科技与绿色握手,田间地头就会生长出真正的‘金山银山’。”随着祁东县互联网协会 “理事单位”等新身份的加持,这家扎根乡土的农业科技企业,正以“种苗”为笔、“科技”为墨,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上勾勒出浓墨重彩的绿色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