耒阳市鹿峰学校:从薄弱到特色的美丽蜕变
衡阳新闻网讯 “在孩子入校前,我心里满是犹豫、徘徊,还有诸多担心。可到了现在,我真切地感受到,把孩子送到这儿,是我做过的最正确的选择。孩子在鹿峰学校这三年,变化可太大了,学习成绩提升了,综合素质也进步了,让我们家长深感欣慰和放心。”这便是鹿峰学校初三2202班谢粤学生家长的一番肺腑之言。
鹿峰学校位于耒阳市的城乡接合部,交通十分便利,而且远离城市的喧嚣,算得上是一处难得的求学净土。步入校园,只见校园布局合理,错落有致,楼宇高大轩昂,彰显非凡气势。大道两侧绿树葱郁,鲜花争艳,令人心旷神怡。洁净明亮的餐厅,宽敞舒适的寝室,还有相互辉映的运动场、足球场、篮球场,看上去蔚为壮观。整个校园洋溢着宁静与优雅的气息,大气而不失和谐之美。
谁也不曾想到,三年前的鹿峰学校还是一所没有固定的办学场地,不被众人看好的薄弱学校。2022年,在国家“民转公”政策的大形势下,耒阳市人民政府为了弥补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位不足,回应社会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期盼,解决城区留守儿童对全寄宿制学校的需求,特意租赁了一所民办学校的部分校舍,将其作为鹿峰学校的办学场地,致力于创办一所可容纳近4000人的优质寄宿制学校。
经过这三年的不懈努力,鹿峰学校完成了美丽的蜕变。学校始终秉持“温润教育”的办学理念,以“树德立学、责行天下”为校训,矢志不渝地朝着成为耒阳城区优质的全日制寄宿学校的目标前进。如今的鹿峰学校焕然一新,教学质量逐年提升,办学特色鲜明,已然成了耒阳城区留守儿童的首选之地。
集团化办学,让优质教育资源得以共享
在追求教育品质提升的道路上,鹿峰学校着眼于改变自身办学现状,重塑学校品牌。为此,学校积极加入了耒阳二中教育集团,开启了全新的发展篇章。
△二中教师来校支教
通过这一举措,集团校之间全面实现资源的深度共享,无论是先进的教学设备、丰富的教学资料,还是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教师培训、同题测试等都实现无障碍交流与共享。
同时,管理方面也做到互通有无,借鉴耒阳二中百年老校成熟有效的管理办法,不断优化学校治理体系。如此构建起“一体多翼”的办学模式,为学校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使更多学生得以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福祉。
精细化管理,让育人成效清晰可见
育人,乃是管理的核心要义。学校坚守初心,不断探索创新精细化管理,致力于培养独立自主、遵规守纪、心怀感恩的学生,形成了独特的管理特色。
“双班主任制”让年轻班主任们管理方向更加清晰,棘手工作能轻松解决,与家长沟通也更为顺畅。而除这一特色外,学校各项管理措施皆重实效,从抓小时段学习促教学质量提升,从抓日常管理促学生行为习惯养成,都有完备规划,做到有计划、有步骤、有检查、有反馈,确保工作成效实实在在,让学生能做到“眼中有神、手中有笔、笔下有纸、书上有批。”
学生的养成教育是学校关注重点。“学生成长健康卡”制度如实详尽地记录学生成长轨迹,时刻关注其身心健康,及时化解成长中的难题。与此同时,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如思政辩论比赛、体育比赛、文艺演出、社会实践等,既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又提升了综合素质。而且学校打造的班级、走廊、墙壁等文化,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受熏陶,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引导其树立正确“三观”。
严管理与宽引领相辅相成,这是学校重要举措之一。封闭式管理模式让家长更安心、放心,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学生玩手机现象不复存在,同时还极大培养了学生独立自理的生活能力。每周日入校时的清查工作,日常严格作息管理,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从“低头族”变为专心学习的阳光少年。封闭式管理更利于鹿峰学子养成独立性格,克服依赖、推卸责任等问题。不少家长惊讶于孩子来校后的巨大变化,孩子自理能力变强,会主动做家务,生活习惯变得良好,学习也变得更主动了。由此可见,在精细化管理下,学校育人成效已清晰呈现在大家面前。
贴心式服务,让关爱似暖阳遍洒校园
近年来,耒阳城区人口猛增,不少家长在外打工,难以陪伴孩子。城区初中学校因住宿条件受限,难以满足学生住宿需求,而鹿峰学校的开办,正契合了家长们的心愿,能让孩子们安心在校。据统计,该校留守儿童占总人数的80%以上。因父母常年在外,他们最渴望得到关爱,为此,学校推出了一系列贴心举措。
首先,全力改善办学条件,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学校在经费异常紧张的状况下,仍积极添置教育教学设施。教室与宿舍都装上了空调,宿舍还配备公共洗衣机,让学生能轻松换洗,不为洗衣发愁。同时,增设了2个篮球场、8个乒乓球台、4个羽毛球场,丰富了学生的课间活动选择,让他们在校园内就能享受乐趣,住得安心,减少了对家的依恋。
其次,全面升级食堂服务,确保学生饮食无忧。学校食堂采用精细管理模式,科学合理地搭配膳食。在此过程中,老师与学生一同用餐,值日行政和班主任每日陪餐,不仅关注饮食质量,还细心观察学生心理状态,全方位守护学生的用餐体验和身心健康。此外,还注重食堂环境整洁,不断提升服务质量,让用餐更舒心。
再者,大力推行“‘3+1’成长陪伴体系”,让学生心情愉悦。其一,学生宿舍配备高素质生活老师,24小时响应需求,各年级还有教师陪寝员管理安全和纪律。其二,学业导师于晚自习全程答疑,实现个性化辅导全覆盖。其三,聘请专业心理导师开心理健康课、设咨询室,为学生解压释压。其四,借助班级、校级家委会架起家长连通学校的桥梁,拉近留守儿童与爱之距。
暖心式交流,让真情深深留驻人心
随着学校规模持续扩大,教师队伍也日益壮大,其中新调入的教师里年轻教师占比颇多,且外地教师居多,外地教师在总教师人数中的占比达到了80%。为了让外地教师真正‘进得来、留得住’,学校精心策划了一系列暖心举措,旨在让他们将‘他乡’视为‘故乡’。
其一,关怀教师成长。学校深知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的重要性,为此举办了“青蓝工程”师徒结对活动,巧妙构建起“老带新+新促老”的共生模式。在这种模式下,青年教师得以汲取实战经验,实现快速成长;而老教师也能从青年教师身上感受到蓬勃的活力与创新思维,进而提升自我。同时,每学期举办的教学比武活动、青年教师教学素养比赛,更是成为教师成长的有力助推器,以赛促教,有效激活了教学生态链,全力助推教师的专业成长。
其二,关照教师生活。学校切实为教师们解决生活中的难题,免费提供教师公寓。不仅如此,学校工会每季度都会为老师们举办集体生日会,准备贴心的惊喜。在妇女节、教师节、端午节等各类节日,学校也都会精心筹备庆祝活动,发放节日福利。
其三,关切教师终身。对于未婚老师,还会积极牵线组织与友好单位开展联谊活动,助力他们解决个人人生大事。学校的关怀不仅仅着眼于当下,更是考虑到教师们的长远发展与终身幸福,全方位、持续性地为教师们营造温暖且有保障的工作与生活环境。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从“薄弱校”的阵痛到集团化办学的突破,从留守儿童的泪光到外地教师的坚守,鹿峰学校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教育是点燃心灯的事业”这一崇高理念,而今,它正收获着辛勤耕耘的硕果。学校相继荣获“耒阳市集团化办学工作先进单位”“耒阳市教育系统学生资助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先进单位”“耒阳市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工会组织”“教育系统新闻宣传工作先进单位”“耒阳市教育系统综治维稳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参加集团校联考、全市统测、生地会考等连创佳绩,得到了社会广泛认可,办成了一所让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优质全寄宿制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