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兵生丨全周期“选育炼用” 助力年轻干部“拔节生长”
中共蒸湘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高兵生
近年来,蒸湘区坚持系统谋划、精准施策,紧紧抓住“青苗关键期”,大力实施年轻干部强基提能培养工程,发现、培养、选拔一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专业化优秀年轻干部,聚力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蒸湘年轻干部队伍。
一、紧盯“储备期”,精准“选苗”拓源头。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全方位搭建优秀年轻干部“种子库”“后备库”“精英库”。培育种子库。以“提高素质、保证数量、优化结构”为重点,综合研判干部队伍专业缺口和能力短板,精细化设置岗位条件,通过定向选调、公开招聘、人才引进等渠道吸引优秀年轻干部扎根蒸湘。2024年以来,分配选调生2人,省考招录58人,公开招聘86人,公开选调13人,人才引进13人。充实后备库。建立健全优秀年轻干部发现机制和综合研判体系,通过档案查阅、日常掌握、年度考核等方式,全方位了解全区35岁以下年轻干部的学历背景、任职经历、专业特长、现实表现等情况,做大做优年轻干部存量,分类别、分层级建立优秀年轻干部后备军。选出精英库。组织开展全区年轻干部理论测试,广泛征求推荐单位意见,强化信息关联分析和交叉印证,精准绘制年轻干部画像,做到反复比对、优中选优。2024年以来,共选拔168名优秀年轻干部进入强基提能培养工程。
二、紧盯“沉淀期”,悉心“育苗”夯根基。坚持以学为先,示范引领年轻干部切实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学习内容有深度。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邀请国省市知名专家学者授课讲学,与浙江大学合作举办两期年轻干部素质提升专题培训班,开设干部担当作为、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美丽乡村规划建设等高质量课程,进一步拓展年轻干部的思维眼界。学习体系有层次。将培养工程中的22名正科级干部纳入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参学范围,其他146名干部纳入所在单位中心组学习参学范围,实现政治理论教育全覆盖。常态化开展纪律教育和警示教育,通过集中授课、案例剖析等形式,引导年轻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学习载体有实效。印发《蒸湘区年轻干部必读书目》等理论书籍,督促指导年轻干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知原义。每年举办演讲比赛、思政辩论赛、学习分享会,每月举办年轻干部小课堂,鼓励年轻干部围绕读书体会、业务知识、工作经验等主题轮流登台分享体会,变“被动听”为“主动讲”,在备课分享中深化思想认识,在互动交流中碰撞思想火花,推动实现互学互鉴、互促互进。
三、紧盯“成长期”,注重“炼苗”促提升。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目标导向,让年轻干部把经历变成经验、阅历变成能力,助力年轻干部早日成才、早担重任。做好“领路人”。健全完善年轻干部与区级领导帮带机制,组建30名区级领导“导师团”,每月开展深度谈心谈话,及时掌握年轻干部思想、学习、工作动态,根据学员个性特点、岗位需求、短板弱项,有针对性地“提任务、压担子”,帮助年轻干部长经验、强业务、转作风。当好“多面手”。大力推动年轻干部跨部门、跨领域横向交流,把急难险重岗位作为锻炼年轻干部的最佳课堂,采取个人意愿与组织安排相结合的方式,将55名科级以下干部轮流安排到“两办”研究中心、信访、应急、征拆、物业等核心一线岗位“靶向式”锻炼,到巡视巡察、项目专班等重大任务中“沉浸式”历练,推动年轻干部在经风雨、见世面中长才干、壮筋骨。架好“连心桥”。实施年轻干部“进社区、共治理”活动,组织全体培养对象到居住所在地或单位联点社区报到,直面基层工作的“酸甜苦辣”,在“家长里短”中协商调解群众纠纷,推动年轻干部接地气、长底气,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注入青春力量。
四、紧盯“黄金期”,精准“用苗”强担当。坚持在使用中培养,在培养中使用,综合考虑事业发展与干部成长两个关键性因素,努力做到“人岗相适、人事相宜”。监督管理常态化。依托导师反馈、接收单位鉴定、临时党委意见等多渠道评价,对年轻干部思想动态、工作表现、作风纪律、群众口碑等情况进行常态化监测,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切实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帮助年轻干部扣好“第一粒扣子”。干部表现纪实化。建立动态化、精准化的个人表现纪实档案,全程记录年轻干部在理论学习、实践锻炼、任务完成、活动参与等各环节表现,对培养对象开展综合性考核,考核结果存入年轻干部个人档案,作为年轻干部今后选拔任用、职级晋升、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成果运用精准化。坚持实践锻炼与培养使用相结合的原则,牢固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鲜明导向,大胆选拔使用一批有潜力、有干劲、有担当的年轻干部,不断拓宽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渠道,为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开辟一条“快车道”。2024年,全区年轻干部强基提能培养工程共有49名培养对象得到提拔、调任、进一步使用及平级交流,占培养总人数的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