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新闻网
滚动新闻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教育频道 > 教育资讯 > 正文:

雏凤清声传佳绩 深耕厚土育英才——耒阳二中生物奥赛再谱创新育人新华章

2025-07-02 08:09:14      作者:曹姣雄
分享到:
 

衡阳新闻网讯 通讯员曹姣雄报道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声老凤声。"2025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奥林匹克竞赛成绩日前揭晓,耒阳二中2317班曹旭腾斩获省二等奖,2329班陈嫣然喜获省三等奖。在耒阳市获奖名单中,该校独占两席,续写了"低进高出、高进优出"的育人传奇。

雏凤清声传佳绩:从"小荷才露"到"清声一鸣"

"这次竞赛的实验题特别考察创新思维。"曹旭腾在赛后复盘时表示,他设计的"基于CRISPR技术的植物抗逆性改良方案",正是源于生物实验室的日常积累。而陈嫣然则通过"洞庭湖生态系统碳循环模拟"项目,展现了对生态学原理的深刻理解。

数据印证成长:

耒阳二中生物竞赛队年均开展课题研究20余项

近三年培养省级以上奖项获得者15人次

奥赛选手高考平均分超一本线85分

深耕厚土育英才:构建"金字塔型"培养体系

"学科竞赛不是少数人的'精英游戏',而是培养创新思维的'育苗圃'。"主教练陈慧芝介绍,学校构建了"普及层-提高层-竞赛层"三级培养体系:

普及层: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生物学前沿》选修课

提高层:选拔100名学生组建"生物创新工坊"

竞赛层:通过"导师制"重点培养20名种子选手

特色培养模式:

"项目制学习":学生自主申报课题,教师提供科研资源支持

"跨学科融合":与化学、物理实验室共建"交叉学科平台"

"实战化训练":定期举办"模拟奥赛",邀请高校教授担任评委

群贤毕至启新程:打造"全链条"支持系统

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教育共同体"的协同发力:

硬件保障:投资200万元建设分子生物学实验室,配备流式细胞仪等高端设备

课程创新:开发《生物信息学基础》校本教材,引入虚拟仿真实验平台

家校共育:建立"竞赛家长群",定期推送学术前沿动态

"每次实验失败,陈老师都会带着我们分析数据到深夜。"陈嫣然的父亲在家长会上动情地说。这种"陪伴式培养",正是耒阳二中"全员育人"理念的生动实践。

赓续初心向未来:书写创新教育新篇章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朱熹《观书有感》)耒阳二中校长曾凡奇在表彰会上强调:"我们不仅要培养竞赛尖子,更要播撒科学精神的种子。"目前,该校已与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在基因编辑、生态保护等领域开展深度研学。

未来规划:

建设"院士工作站",邀请顶尖专家学科建设指导

举办"湘南生物创新论坛",搭建区域性学术交流平台

开发"生物+AI"课程,探索智慧教育新范式

"少年心事当拿云,谁念幽寒坐呜呃。"在耒阳二中的生物实验室里,新一届竞赛队员已开始着手"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项目。这所湘南名校正以学科竞赛为支点,撬动创新教育的"地球仪"。正如耒阳市教育局局长所言:"当我们的学生不仅会解题,更能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时,教育的真正价值才得以彰显。"

此刻,耒水河畔的梧桐正舒展新枝。我们相信,在"强基计划"的指引下,耒阳二中必将培育出更多"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建设教育强国贡献县域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