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东二中数学教研组开展课题成果推广活动
衡阳新闻网讯 通讯员王思晴报道 “牛顿和莱布尼茨是如何定义导数呢?”
“你们知道古希腊数学家阿基米德是如何计算数的和的吗?”
“19世纪数学家乔治·布尔如何通过向量解决几何和物理问题的呢?”
7月2日,祁东二中课题成果推广活动中,湖南省第二届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核心素养视域下数学文化促进高中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Y2024194)》项目主持人、祁东二中数学教师陈宝华老师在数学课堂上这样提问。学生或凝神沉思,或热烈讨论,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表见解,在感叹历代数学家理智决策和勇敢尝试的同时,深刻体会数学不只是抽象概念,更是解决现实问题的有力工具。
祁东二中从6月28日开始,三个被确定为湖南省第二届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相继开展了一系列课题推广活动。其中数学组的课题由陈宝华、邹文海、李侠、彭新军等老师组织开展了《数列的启蒙与数学文化的传承》《向量的几何应用与数学文化》《导数的应用与数学文化》等系列课程,展示了课题目前取得的成果。
“我们一直在探索如何通过数学文化的引入和应用,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前期,我们课题组通过问卷和访谈调查,了解高中数学教师和学生对数学文化的认知现状,再通过反复钻研和筛选教材内容,整合形成相应的教学模块案例。目前处于课程实施阶段,我们通过学生反馈的收集和课堂教学效果的观测来验证策略的有效性并将进一步优化。”课题主持人陈宝华介绍道。
推广活动临近结束时,课题组还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通过学习数学文化,对数学这门学科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不再仅仅关注数学的公式和技巧,而是对其背后的历史与思想产生了探索欲望。祁东二中数学教研组负责人邹文海老师,学生在面对复杂数学问题时,能够更有条理地进行推理和解决,这说明我们的思路是正确的,策略是合理的。
祁东二中校长、中学数学正高级教师周青参与推广活动指导工作。他强调,数学文化教育应注重引导学生从历史、哲学和美学角度理解数学,开发思维深度,培养创新意识,并加强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他指出,下一步,课题组老师应继续优化教学设计,注重互动式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数学建模等,增强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课题组要进一步完善数学文化教学模块,将其纳入校本教材,并推动在更多学校落地实施,助力数学教育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