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新闻网
滚动新闻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衡阳新闻 > 正文:

文明有“尺” 行为有“度”⑤ 文明“标尺”立起来 城市颜值“靓”起来

2025-07-05 22:19:24   来源:中国衡阳新闻网   作者:邵俊杰
分享到:
 

编者按:《衡阳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自2022年3月1日实施以来,在引导和规范市民文明行为、提升城市文明程度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也为衡阳市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供了法治保障。

在实施三年后,《条例》迎来首次系统性修订,内容进一步完善,更具时代性和可操作性,明确文明行为规范,强化对不文明行为的约束。《条例》对衡阳市建设城市文明有什么积极影响?衡阳新闻网推出《文明有“尺” 行为有“度”》系列报道,听一听市民声音,看一看城市文明蝶变。

衡阳新闻网讯 记者邵俊杰报道 清晨6点半,衡阳平湖公园的湖面泛着微光。60岁的刘朝汉每天都来晨练,手里还会多带一个小塑料袋,“遛弯看到垃圾,顺手就捡了。”他笑着说,“以前可没这习惯,但你看这公园现在多干净,谁还好意思乱丢。”

刘朝汉口中的变化,正是《衡阳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实施三年来的缩影。这部被市民称作“文明尺子”的地方法规,在2025年“升级”后,正悄悄改变着每个人的生活。

平湖公园是衡阳市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的重要阵地,公园内田径场、篮球场、羽毛球场、网球场等体育设施齐全,运动氛围浓厚。“以前湖边常有垃圾,遛狗不牵绳、垂钓者乱扔饵料袋的现象屡见不鲜。”刘朝汉记忆犹新。记者看到,公园内增设了分类垃圾桶和文明标识牌,绿化带整洁有序,同时,加装了监控设备,对随地吐痰、违规遛狗等行为及时进行劝导。

2024年6月初,衡阳城管部门启动对平湖公园提质改造建设,结合公园主题、布局和功能,尊重现状的基础上提升品质为主,设施改造为辅原则,改善整体环境,提升使用功能,完善配套设施,提升公园整体品质和特色。此次提质改造内容主要是对田径场、篮球场、中心广场、乒乓球场、健身区、观席台、多功能房及临湖栈道、亭廊等进行改造提质,更好地满足市民群众的日常健身和游园休闲需求。

如今,在条例的约束和宣传引导下,市民们更加爱护公园环境。正在公园散步的市民李女士深有感触:“现在公园干净又漂亮,大家都很自觉地把垃圾扔进垃圾桶,带小孩来玩也更放心了。”漫步公园,过去老旧的跑道已经更换为簇新的红色塑胶跑道和标准的场地线,整体环境焕然一新。

农贸市场是展现城市文明的重要窗口。在位于石鼓区青山街道的易赖街农贸市场,这里的市容环境相较于之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在易赖街马路干净整洁舒畅,过去这里到处都是卖菜的,本来就不宽的马路,又要过车,又要过人,还有摊贩要占道,找不到一块好的落脚地!”提起现在的易赖街,居住在这里的王大爷乐呵呵地说道。易赖街菜市场位于石鼓区中心老城区,人流车流量大,流动菜贩来来往往,有时候摆到周边的巷子里,造成交通拥堵,治理短板日益明显。

对此,青山街道通过划定经营区域、规范摊位摆放,整治占道经营乱象,引导流动摊贩进入便民疏导点规范经营;同时,加强环境卫生巡查频次,增派保洁人员,升级垃圾清运设备,确保市场内外干净整洁。如今的农贸市场周边,道路畅通、经营秩序井然,这些显著变化离不开城管部门对《衡阳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的严格落实。

(志愿者日常巡逻,马路干净整洁)

为提高学习《衡阳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文明实践活动的参与度和知晓率,青山街道城管大队利用微信朋友圈、执法车载喇叭等多种方式宣传宣讲条例重点内容,让《衡阳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家喻户晓。

如今,从老旧小区焕新到“口袋公园”织锦,从“衡阳群众”志愿红到移风易俗新风尚,衡阳将文明基因镌刻进城市血脉。当“推窗见景”成为日常,当“凡人善举”点亮街巷,当“文明公约”化为行动,这座城市的未来,注定与文明同行,与幸福共生。

据了解,《衡阳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的实施,不仅带来了城市环境的显著改善,更提升了市民的文明素质。未来,衡阳城管部门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条例,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不断巩固整治成果。同时,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引导更多市民参与到文明城市建设中来,让衡阳这座城市更加文明、美丽、宜居,让文明之花在雁城绚丽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