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县281名师生竞技“三独一播” 艺术大赛挂满美育硕果
衡阳新闻网讯 通讯员梁增科 欧阳向前报道 7月4日,衡阳县“三独一播”艺术大赛的圆满落幕。这不仅是一场艺术盛宴,更生动展现了衡阳县艺术教育的丰硕成果与蓬勃活力。
本次赛事艺术教育覆盖面广、参与度高,赛事涵盖小学低年级至高中全学段及教师群体,281名师生角逐决赛,既体现了艺术教育在各年龄段的渗透,也彰显了师生对艺术的热忱,形成了“师生共研、全员参与”的良好氛围。
赛场上,艺术形式多元、内涵丰富,涵盖独唱、独奏、独舞、戏曲独唱表演及播音主持五大艺术门类,兼具传统与现代、民族与校园特色。从衡阳县一中学生龙雨潞独唱《青玉案元夕》的古典韵味,到元培学校吴俊逸同学钢琴曲《Rain on the lake》的灵动旋律;从曲兰中心小学王璐璐老师的古筝《定风波》传递出积极豁达的人生态度,到银瓷完小汪子妍的《稻田里的中国梦》用稚嫩却坚定的声音讲述中国自信;从西渡镇中心小学周思蕊《灵羽》的童真舞姿,到文昌实验学校文婷老师的《卖水》戏曲传承。参赛选手都展现了艺术教育在传统文化传承与多元艺术形式培养上的兼顾,让师生在多样体验中涵养审美、提升素养。
参赛师生纷纷表示,本次比赛的艺术教育实效显著、价值凸显。学生感言中,“对艺术专业升学有帮助”印证了艺术教育与升学发展的衔接,“乡村学校艺术教育缩小城乡差距”则体现了教育资源均衡化的成效;教师组的精彩表现,更彰显了教师艺术素养的提升,为学生树立了榜样,形成“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
衡阳县教育局体卫艺股负责人表示,近年来,衡阳县艺术教育沿着“深耕内涵、拓宽路径”的方向持续发力。持续关注城乡艺术教育均衡发展,通过师资培训、资源共享等方式,让乡村孩子享有更平等的艺术教育机会;依托赛事经验,进一步丰富艺术教育载体,将比赛中的优秀成果转化为日常教学资源,让更多学生接触优质艺术内容;深化艺术教育与升学、职业发展的衔接,为有艺术特长的学生搭建更广阔的成长平台,让艺术教育真正成为滋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沃土”,推动衡阳县艺术教育向更高质量、更富活力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