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新闻网
滚动新闻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本土 > 资讯 > 正文:

《衡阳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实施显成效 城管部门详解深化举措

2025-07-11 12:10:16   来源:中国衡阳新闻网   作者:邵俊杰
分享到:
 

衡阳新闻网讯 记者邵俊杰报道《衡阳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自2022年3月1日实施以来,在引导和规范市民文明行为、提升城市文明程度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也为衡阳市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供了法治保障。在实施三年后,《条例》迎来首次系统性修订,内容进一步完善,更具时代性和可操作性,明确文明行为规范,强化对不文明行为的约束。日前,衡阳市城市管理局副局长阳永生就《衡阳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实施以来的成效及下一步工作举措接受衡阳新闻网记者专访。他表示,《条例》自2022年3月实施以来,推动城市文明建设迈入法治化、规范化新阶段,城市环境发生显著变化,未来城管部门将从多方面深化推进,让文明成为城市内在气质。

阳永生介绍,《条例》实施为城管执法提供了明确法律依据和行动指南,几年间,城市的积极变化实实在在:

市容秩序显著改善:主次干道、商业街区、公园广场等重点区域乱摆乱卖、占道经营现象大幅减少,流动摊贩逐步进入规范场所经营。通过联合街道、社区加强巡查劝导和执法,解放路、中山南路等以往管理难点区域秩序井然程度明显提升。

环境卫生质量提升:《条例》对垃圾分类投放、禁止乱扔废弃物等作出了细致要求。城管部门同步加大了宣传和执法力度,市民自觉分类投放垃圾的意识增强,试点小区成效显著;主次干道、背街小巷清扫保洁标准提高,湘江风光带等地随地吐痰、乱丢烟头现象减少,城市更干净整洁。

公共设施维护加强:市民对爱护公物的认同感增强。针对《条例》中“爱护公共环境卫生设施”的要求,我们加强了对果皮箱、休闲座椅等设施的日常巡查和维护,同时,对故意损毁的行为依法进行处罚和追偿,公共设施的完好率和使用寿命得到保障。

执法环境优化:《条例》让管理有法可依,纠正不文明行为时,市民理解度和接受度提高,执法阻力减小,同时市民主动举报、监督不文明行为的积极性也有所增强。

多维度深化推进,让文明深入人心

为进一步推动《条例》落地生根,市城管部门下一步将重点从多个方面深化落实:

深化宣传引导,营造浓厚氛围

一方面开展精准化宣传,针对不同群体和区域制作短视频、漫画、折页等宣传资料,利用城管执法车、环卫作业车变身“移动宣传站”;另一方面进行案例式警示,选取正反典型案例通过官方媒体、社区公告栏等平台公示解读,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

强化精细管理,提升执法效能

压实网格化管理,将《条例》落实要求嵌入网格化管理体系,实现问题早发现、快处置;坚持“柔性执法”与“刚性约束”并重,对首次、轻微且未造成后果的不文明行为以教育劝导为主,对屡教不改、情节恶劣的依法处罚并适当曝光,还将探索“文明积分”等激励机制;聚焦占道经营、乱贴乱画、车窗抛物等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形成常态长效管理机制。

推动协同共治,凝聚社会合力

深化“城管+”联动,加强与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协作,在养犬管理、门前三包等职责交叉领域形成齐抓共管格局;激发社区自治活力,指导社区、物业公司将《条例》核心内容纳入居民公约、业主规约,发挥社区工作者、志愿者等作用,试点设立“社区文明督导员”。

完善配套机制,提供坚实保障

优化执法指引,细化《条例》相关条款操作规程和裁量基准,确保执法公正规范;加强队伍培训,提升执法人员文明执法、规范执法能力;探索信用应用,研究将严重违反《条例》且拒不改正的行为纳入相关信用信息平台。

呼吁市民参与,共建共享文明城市

城市是我家,管理靠大家。在阳永生看来,《衡阳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的最终目标,是提升我们共同生活的这座城市的品质和每一位市民的幸福感。法规的生命力在于执行,而其根基则在于每一位市民的认同与践行。对此,他希望,每一位市民都能成为《条例》的学习者、践行者、监督者,大家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自觉做到垃圾入箱、规范停车、文明养犬、爱护公物、遵守公共秩序。您的每一个文明举动,都是对雁城最美的妆点。

“文明如水,润物无声;治理如织,久久为功。”阳永生表示,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体市民的共同努力和积极参与下,《衡阳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一定能够更加深入人心、落地生根,衡阳一定会变得更加整洁、有序、文明、宜居!城管部门也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精细的管理,当好城市的“管家”和文明的“护航者”,为建设名副其实的省域副中心城市贡献城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