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新闻网
滚动新闻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教育频道 > 教育资讯 > 正文:

把垃圾分类“种”进童心!衡师实践团为乡村孩子讲授环保课

2025-07-11 14:07:11   来源:中国衡阳新闻网   作者:李嘉仪 刘婉亦 徐波 赵福中
分享到:
 

衡阳新闻网讯 通讯员李嘉仪 刘婉亦 徐波 记者赵福中报道 废弃塑料瓶能变成什么?小坪村的孩子们最近找到了答案——小猪存钱罐!7月8日,衡阳师范学院“星火筑梦”实践团的师生们,把一堂别开生面的“垃圾重生计划”环保课,带到了衡阳市祁东县蒋家桥镇小坪村。

“大家想想,我们每天扔掉的零食袋、旧玩具、吃剩的饭菜,它们都从哪来?去了哪儿?”一上课,实践团的“绿色先锋”们就从身边最常见的问题聊起。他们告诉孩子们,这些被扔掉的东西,其实很多都是“放错地方的宝贝”。果皮、菜叶能变成土地的养料,而乱扔的垃圾,特别是塑料垃圾会污染环境,甚至伤害海洋里的小动物。随后,成员们搬出了“四色垃圾桶”迷你模型,手把手教孩子们认识了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的分类标准,孩子们听得连连点头。

最令孩子们兴奋的环节,当属“变废为宝”手工课!实践团成员们拿出准备好的废弃塑料瓶,现场教大家做“小猪存钱罐”。“看,先用彩笔在瓶子上画出小猪的眼睛、鼻子和耳朵,再用小剪刀仔细剪出投币口,最后贴上粉色的卡纸装饰……”在哥哥姐姐们的指导下,孩子们个个化身“小工匠”,忙得不亦乐乎。不一会儿,一个个原本要丢掉的塑料瓶,就神奇地变成了可爱的小猪存钱罐。看着自己亲手做的作品,孩子们高高举起来展示,脸上都乐开了花。

这堂别开生面的环保课,没有枯燥的大道理,而是让孩子们在动脑想、动手做的过程中,记住了垃圾分类,学会了废物利用。看着孩子们兴奋的笑脸,实践团的成员们开心地表示:“环保的习惯就像一颗小种子,从小种在这些孩子们的心里,慢慢就会发芽长大。”

据悉,“星火筑梦”实践团将持续开展"美丽乡村"系列环保活动,充分发挥高校专业优势,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