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市河湖与水资源中心党支部以高质量党建推动工作提质增效
衡阳新闻网讯 通讯员郑力玮报道 衡阳市河湖与水资源中心党支部坚持党建引领,锚定“提速提质提效”工作目标,着力打造“五型”支部,坚持将党的建设贯穿于河湖与水资源管理保护各方面、全过程,以党建“红”引领生态“绿”,为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提供了坚实保障。
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把稳思想之舵
衡阳市河湖与水资源中心党支部始终将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以理论武装凝心铸魂。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及线上学习平台,强化政治理论学习,不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强大的思想引领和精神动力。
支部严格执行党的组织生活制度,不断提高组织生活质量。每月召开一次支委会、党员大会、主题党日活动。今年3月份,开展了“清河净滩,我在行动”主题党日,组织40名党员投身河道管理一线,既美化了河湖环境,又锤炼了党性作风,增强了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党员发展与管理工作规范有序。统筹安排发展对象参与学习教育,按要求选派同志参加发展对象培训,为党组织注入新鲜血液;强化党建阵地建设和日常学习教育,持续推进党建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支部组织党员干部开展清河净滩志愿服务活动
支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将其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实。通过集中学习、查摆问题、集中整治等一体推进学查改,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加强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自觉把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到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通过学习教育,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到“八项规定是长期有效的铁规矩,必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建强支部队伍,提升治理之能
为全面提升河湖治理效能,坚持以班子聚力强化主体责任,构建上下贯通责任链条,建强党支部班子和党员队伍,夯实组织基础。通过强班子、带队伍、促宣传,切实提升河湖治理能力。
建强支部班子。充分发挥支部书记抓班子、带队伍的关键作用,同时选拔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干部进入班子,优化结构,增强班子整体功能,班子率先垂范,引领方向,凝聚合力,使党支部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
锤炼党员队伍。强化理论武装,筑牢思想根基,聚焦主责主业,常态化组织专业执法技能与水法规培训,提升党员依法管护能力。推行党员在河湖巡查、河湖执法等一线冲锋在前,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将队伍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注重党建宣传引导。紧密结合河湖管理基层实践,利用多种载体宣传政策法规、典型案例与先进事迹,营造爱水护水良好氛围,赢得群众理解支持,在省级以上报刊媒体发表6篇宣传稿件,为中心工作提供有力思想保障和舆论支持。
融合赋能河湖管理,提升治理之效
党支部坚决扛起党建引领河湖发展的政治责任,深化“四强”党支部建设,推动党建与河湖管理、水资源管理、河道采砂管理、水域岸线管理、水行政执法等主责主业深度融合、同频共振。
支部书记肖静带头攻坚克难,成功化解市级河道违规采砂历史遗留问题1起,展现了党组织的担当作为。在水资源费征收工作中,通过法律途径破解瓶颈,此前久难落实的700余万元水资源费,最终实现合规征收;依法推进一批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补偿费“应补尽补”,维护了水法规的权威。
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依托“主题党日”等活动载体,开展“护河爱水”清洁行动,今年以来组织党员干部、群众参加巡河行动3次,形成“党建引领、党员率先、干部垂范、群众参与”的治河、清河、护河合力。
常态化开展河道采砂监管工作,推进河道采砂审批、监管依法规范有序;依法查处水事违法案件4起;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到湘江衡阳段执法基地开展水上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有效提升了党员队伍的防汛安全应急处置能力和安全监管水平。推进河湖“清四乱”动态清零,100个遥感图斑问题核查销号率达到100%;督促相关县市完成了阻水片林清理销号任务。
衡阳市河湖与水资源中心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把党建工作成效转化为河湖治理效能,促进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为衡阳水利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