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新闻网
滚动新闻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衡阳新闻 > 正文:

决胜2020·衡阳扶贫印记⑤石山村搬出“石头山” 告别“穷窝窝”

2020-05-26 12:32:04   来源:中国衡阳新闻网   作者:刘娟
分享到:
 

  衡阳新闻网讯 记者刘娟报道 “风景美人也美,村民们热情十足……”初夏时节,踏入常宁市西岭镇石山村一方“天地”,步道两旁百日菊与格桑花微微摇曳,似在迎接远客的到来。游人倒影与待放荷花被满池荷叶遮掩,落入一片荷田“镜面”间,行至一旁纵列延伸的观光小阁楼,清风徐来,让游客如临诗中归隐处。

  “如今的石山村有花有草有产业,村民、贫困户生活在这儿,大家的生活幸福指数都变高咯!”在休憩亭前,望着一池蓬勃迎夏的荷叶,常宁市西岭镇石山村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张秋生的脸上满载笑意。

1.jpg

  曾被村民自嘲为“石头村”的石山村,位于衡阳常宁市东南部,属大义山脉山区,由于地势较高山上多岩石,土地贫瘠资源缺乏,多年来一直被列为“省级贫困村”。“当时的石山村比较贫穷落后,通过易地扶贫搬迁落实到村里以来,大家利用好扶贫政策,结合本地的资源特色,发展产业。”石山村党支部书记李伦玉介绍说。

  2016年,西岭镇启动易地扶贫搬迁重点项目,其中就包括石山村28户91人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可是真正到了要拆除危房、实施搬迁工程时,许多村民却极力反对。为此,李伦玉带领村两委和驻村扶贫工作队,三番五次走家串户做群众思想工作,在还没有定好补偿标准的情况下,就拆除老房子为安置点建设腾出地方。2017年4月,西岭镇石山村安置点的贫困户们全部顺利搬迁入住,彻底告别了“穷窝”。

3.jpg

  贫困户缺资金、缺技术,没有发展路子,李伦玉根据安置点的区位和资源特色,牵头村两委成立石山生态种养合作社,并打造配套脱贫产业。“因为一开始没有经验,我作为村干部自然要为大家‘打个样’。”为了村民百姓们放心,李伦玉带头新造复垦油茶林、流转土地种植水稻、养殖家禽,为贫困户发展种养产业铺路,并通过枳壳园、果园、菜园、荷园、药材园、养殖园“六园农业”来打造品牌,拓宽发展生态公园等旅游项目。目前,已打造出了种养基地、石山地质公园、幸福竹园、百亩荷园等特色助贫项目。

4.jpg

  “现在日子舒服多咯!我们家原先住的是毛坯房,人均年收入都不够2000元。”临近中午,石山村村民李伦述正在地里修整过密的向日葵苗,语气间透着满足与感慨。早些年的李伦述家无积蓄,需要照顾年事已高又生病的母亲,再加上儿子念书,家庭生活负担重、压力大,2014年被评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乘着扶贫政策的东风,李伦述的房屋通过危房改造评议相关程序,于2017年实施危房改造,同年并搬迁入住,解决了其住房不安全的问题;同时,在镇村两级干部的宣传鼓励下,李伦述还参与了常宁市金融扶贫“四方统贷”,贷款金额5万元,财政全额贴息,每年还可以得到分红3500元。

  “国家政策好啊!但关键还是得靠自己,不能被困难吓倒。”李伦述开始“交流”起自己的脱贫“经验”——自己加入了石山村种养专业合作社,不仅可以务工增加收入,自家还种植了枳壳、玉竹、油茶等,承包了鱼塘,如今儿子在外读书实习,加之各项产业扶贫扶持及补助,一年的收入可突破十万元。

2.jpg

  “现在我们一家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感觉未来充满希望,日子也有了奔头!”李伦述揽起多余的向日葵苗投入鱼塘,望着鱼儿们顺利进食,心头更是喜滋滋。如今的李伦述在困难中重生,已经成为了石山村脱贫致富的学习典型,村里其余的贫困户也全部自愿加入合作社,并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发展种养产业。

  近年来,石山村依托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种养殖业及旅游服务业不断推进集体经济发展、带领村民脱贫致富,于2016年底实现全面脱贫摘帽。2018年初,被纳入“湖南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2019年成功创建国家森林乡村,打造省级示范儿童之家,并被列为“衡阳市同心美丽乡村”。

  “原来是‘输入’型扶贫,现在要转变成‘造血’式扶持,村民们可以依靠自身经济实力,引进资源开发产业扶贫、产业旅游等,再造新血液。”张秋生对石山村这几年来的蜕变如数家珍。2020年,在驻村扶贫工作队的支持下,石山村还将围绕环境整治、基础设施、交通道路等方面做好进一步统筹规划,积极推进更具石山特色的乡村生态游,带动村民走向致富路。

5.jpg

  “我们要一如既往地利用好国家政策,推进乡村振兴,让全村百姓过好日子。”说到全村未来的发展规划时,李伦玉更是信心满满。今后,石山村将继续以脱贫攻坚助推乡村振兴,积极把握发展机遇,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全村各项事业发展,让石山村以“旧石”铺就“花路”,迈向致富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