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雉——应急管理科幻小说
神雉——应急管理科幻小说
作者:周运动
第一章 遁入山林
2033年初春,历经了三年严重干旱的长亭䍝山,终于迎来了一场大雨。
一个20多岁的年轻人独自在崇山峻岭中艰难踽行。他叫喜仔,燕北航空航天大学毕业的青年才俊,身高1.86米。入职后因为性格不合群,工作很不顺心,加之不善于花言巧语、逗人开心,家庭条件也不怎么丰厚,被初恋情人摒弃。为此,他感到心灰意冷,毅然跑到这个偏僻山区当起了护林员。
其实,喜仔对瑶乡䍝山仰慕已久。
䍝山,位于长亭市西南部瑶乡国家6A级景区,山顶上有一池活水,一年四季泉水不断,即便是大旱之年也不曾断流,又因其水色如翡翠般碧绿,取名“碧湖”。
这里春赏杜鹃、夏观云海,秋望日出,冬看雾凇,四时之景不同,素雅秀丽,美不胜收;䍝山名茶和瑶家糍粑、小鱼干炒辣椒等特产和风味,让人回味无穷。
丰富的文化遗产,原始的自然景观,古朴的民族风情,䍝山被称为地球村21世纪最后的世外桃源。
护林观测站离市区有100里之遥,没有配备公车,又不想麻烦组织,或者不想与人打交道,他便自力更生过起了半原始生活。这里林深深而清幽,花艳艳而锦绣,水澹澹而凛冽,别有洞天。喜仔常以楚辞渔歌:“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聊以自解,清心寡欲,逍遥自在。
第二章 瑶家莎妹
喜仔所在的观测站方圆百里群山林立,虽然僻远却并非与世隔绝,平时也到瑶家采购一些食材。有一户盘姓人家,一家四口,阿公、阿婆、妹单(小女孩)、莎妹(未婚女子)。
瑶家人都特别好客,一来二去,相互比较熟悉了,卖买食材也就是半卖半送,有时还留下来蹭个点心,喝点水酒。
莎妹是省农大毕业,为响应党的乡村振兴战略回家乡办起了生态农场,尤其是人工养殖雉(野鸡)和豕(野猪),生态放养,肉紧味美,首批出货就很受客户欢迎,因为供不应求,不少商家都开始预付货款了。
莎妹芳龄二十有四,肌肤虽然黑一点,但其骨子里的野性、纯朴与善良,加之身材窈窕,人美声甜,更显几分超凡脱俗,人称瑶乡“一枝花”。远近达官贵人,纨绔子弟纷至沓来,无一入得了她的慧眼。唯有对高大帅气的喜仔情有独钟,时而送一些食材过来慰问,时而借学习之名问这问那,似乎有意无意地想与喜仔拉近关系,尤其是一声“喜哥”,那叫得是甜甜爽爽,让人心颤神摇,魂飞天外。
阿公、阿婆很看重这个单纯耿直而且富有文化和思想的年轻人,对莎妹表现出来的情意看在眼里,乐在心里,在称呼上逐渐不叫“喜仔”而是唤作“喜儿”。至于辅导妹单学习那简直是小菜一碟,不管提出多么古怪的问题都难不倒他,所以一家人都很喜欢他。
莎妹把雉、豕当宠物养,所以格外用心,饲料全是五谷杂粮,从不掺杂瘦肉精和催长素,成本虽然高了,但信誉好,售价就不菲。每次进山,只要一声吆呼,不管近的,还是远在十里八乡的,很快就聚拢过来,欢天喜地围着主人转,好不热闹。特别是雉,雄的尾长,羽毛鲜艳美丽;雌的尾短,羽毛黄褐色,体形较小,善走而不能久飞,发出沙沙哑哑的各种叫声。莎妹的养殖场距离喜仔的观测站不过5里,每次在场里留宿总要跑到观测站来与喜哥拉家常,有时聊到很晚才意犹未尽地离开,喜仔则故意视而不见。由于遭受过初恋的“背叛”,情伤未愈,故而两个人一触及到感情问题,他就立刻转移话题。
第三章 远离红尘
离观测站十里开外,有一座千年道观,禅院古木参天,清幽整洁。观内三个道士,五位道姑,其中有一大一少的两位道姑没有正式编制,负责道观的应急管理和森林防灭火以及打扫庭院的一些杂务。
由于业务上的关系,喜仔在巡山时与她们俩多有接触。这两个人来路有些不明,从不与人谈论她们的过去,别人也不便多问。
这是一对母女,母亲常将女儿唤作囡儿,浙江杭州人,曾经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丈夫在女儿10岁那年因车祸去世,之后改嫁一位道貌岸然的“伪君子”。
苏杭一带是鱼米之乡,更是盛产美女的地方,特别是正值豆蔻年华的年轻女孩,一个个长得水性扬花,分外妖娆。也就是女孩15岁那年,趁母亲不在家,禽兽不如的继父把女儿玷污了。母亲知道后,悲愤交加,当时隐忍不发,待到夜深人静男人沉睡之时,挥刀将他宫了,然后碎尸万段,抛进西湖喂鱼了。
七年后母亲出狱,囡儿刚好大学毕业,母女俩心如止水,对婚嫁之事讳莫如深,他们远离伤心之地,到此入观清修,从此远离红尘,不问世事。
第四章 意外失火
进入2033年8月,已是盛夏,天气异常炎热,山区的夜温平均在33℃以上,白天最高温度达到59℃,省市县森防指多次发出红色预警,森林火灾的防控进入一级战备状态。
各级干部实行防灭火责任包保制度,领导带队24小时巡山,宣传车络绎于途,应急广播不绝于耳,割灌除草、修建隔离带、封山令、禁火令等各种手段都用上了,人人如临大敌。
但是,山区有村寨,有游客,正常的生产、生活用火不能避免,婚丧嫁娶不能禁止,尤其是办丧事时,仍然实行土葬,点蜡烛、烧香、焚纸钱、放烟花炮竹,还有摆酒席、撒烟、敬酒,既是习惯,也是习俗,根深蒂固,十分盛行。
一个风高月黑的晚上,村寨的一桩丧事在热闹了三天之后,终于归于平静,逝者的儿子阿福接到噩耗匆匆从曾母暗沙市赶回来,尽管一路舟车劳顿,马不停蹄,终究还是没有赶上父亲的葬礼。
长年出门在外,父母含辛茹苦,垂垂老矣,而自己平时既没有在家尽孝,永别时也不能床前送终,正所谓“子欲养而亲不待”,心中万分懊悔。车到山前,也来不及回家打声招呼,径直往山上跑,来到父亲的坟前,“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倒头就拜,接着是捶胸顿足,嚎啕大哭。哭罢,环顾四周没人,他点上一支烟,燃起一小堆纸钱,纸钱燃起的火苗使他回想起小时候围在父亲身边烧柴火饭时的情境,背唐诗、听故事,生活虽然不是很富足,但是那时候的饭菜真是香啊!突然一阵山风吹来,有纸钱带着火星向空中飘舞,沉浸在悲伤中的人对这个情况毫无察觉,直到附近柴草噼里啪啦烧起来才猛然醒悟,可是干柴烈火势如卷席,已经无法挽回。
第五章 应急救援
林区观测站和北斗卫星几乎同时监测到了火情,各级政府随即启动森林火灾事故预案,经过省市县乡四级紧急会商,鉴于持续高温的气候条件、复杂的地理环境和森林的茂密程度,决定立即启动一级应急响应。市森防指按照省市主要领导的指示,调度各方资源开展救援行动。经过综合研判,指挥部迅速制定了“紧急撤人,物理隔离,外围扑救,综合施策,统一协调”的救援方案。
紧急撤人,就是将火区附近受到山火威胁的两个村寨的村民,无论男女老少一律紧急撤离到安全地带予以妥善安置,由村委会负责,逐户清查,确保不漏一人。物理隔离,就是将现有的隔离带由5米拓宽至10米;沿火势方向,或依靠小路、山脊等有利地形,开辟临时防火线;由于风助火势,火助风威,大火变得异常猛烈,沿着树冠成片烧过去,扑救也很困难,指挥部决定用油锯迅速地将隔离带上的树木全部伐倒,倒向火场一边,及时清理杂物,防止林火蔓延。外围扑救,就是戴有防护装备的专业消防队伍可以进入火区灭火,其他人等一律不得擅自进入火区,在外围伺机扑打地表火、上山火、下山火和夜间火。
在火势较大的地方,夜间天黑山陡,则围而不打。
综合施策,就是消防车或者灭火机器人从林区布置的消防栓和山塘、水库取水,洒水冷却使火熄灭;用直升机喷洒水或化学药剂,或者使用爆破等手段使火窒息。统一协调,就是公安维持秩序,交警疏导交通,医疗救助伤员,通讯保障联络,电力提供照明,地方负责善后,等等,各司其职,不得有误。
整个救援过程持续了三天三夜,领导干部接力指挥,救援队伍轮番上阵,终于在黎明时刻扫清了最后一缕青烟。此次火灾万亩森林付之一炬,百间民宅毁于一旦,造成当地一名村民死亡,一名消防队员受伤。
第六章 烈火惊魂
村长的铜锣响起,夹杂着人们急切的叫喊声,将正在熟睡中的莎妹惊醒。
熊熊烈火已经照亮了半边天,大火正在朝着自己苦心经营的养殖场漫延。莎妹没有多想,一个箭步向山上跑去,当人们发现莎妹不在的时候,已经实行封禁,任何人不得擅入。
此时唯一的逆行者只有消防队员,搜救队向着火区搜索前进。走到一处山凹看到不少雉飞豕窜,远远地望见有一个人打着手电筒被火追逐着沿着山坡往这边赶,队员们大声呼喊,可以听到对方的回应。突然听到一声巨响,整个山谷火光一闪,腾起一股巨大的浓烟直冲云霄。突如其来的“爆燃”把消防队员们直接掀翻在地,其中走在最前面的领队被气浪冲击,撞到树干上,造成腰锥骨折,恐怕下半生要与轮椅为伴了。但他们穿着防化服只是处于“爆燃”的边缘。
毫无悬念,处于“爆燃”中心的莎妹该是怎样一副惨状了,伴随她的还有一地残缺的雉毛。
事故调查结果很快就出来了,导致火灾的原因简单明了,而喜仔是驻观测站第一责任人,监管失职被记大过一次。受到处分,喜仔并没有太过在意。他正在深刻反思的是,自己对此次火灾事故几乎无能为力,面对森林大火,人力太过于渺小了,基本上是看着烧。山路崎岖,救援队伍根本摆不开,消防车、直升机喷洒的水或化学药剂,相对于火势简直是杯水车薪。更让他痛彻心扉的是莎妹之死。几天来脑子里反反复复浮现的是她的倩影。近一年来的交往,心里早已经放不下她了,“爱情”的种子已经在心底生根发芽。他恨自己不是一个拿得起、放得下的男子汉,没有早一点接受一位美丽姑娘赐予的美好情谊,如今一切皆成泡影。
说来也怪,随着一阵隆隆的雷声滚过,天空突然下起了暴雨。他冲出去,尽情地让凄风苦雨冲刷心中的不平和愤懑,张开双臂仰天长啸,“莎妹——我爱你——!”撕心裂肺的呼喊声在山谷中久久地从激越到隐约渐渐衰减,足足回荡了5分钟。
第七章 山洪爆发
这场暴雨来得毫无征兆,而且一下就是三天三夜,仍然没有要停歇的意思。
各级防指接连发布了防汛红色预警,并下达紧急指令,要求各地迅速从防火抗旱状态切换到防汛减灾模式。市应急指挥大厅值班人员紧张地盯着大屏幕,从全市各地传来的河水暴涨、山塘、水库漫堤,山洪、泥石流、民房被淹等视频,让人目不暇接。市防指连夜紧急启动了防汛应急预案和一级防汛应急响应。鉴于暴雨持续,汉江第一波洪峰过境长亭,而且绝大多数江河、水库已经超过警戒水位。市防指下达指令,要求沿江沿河沿库沿坡和地处低洼的所有居民做到应迁尽迁,妥善安置,乡镇干部要包保到户;同时,组织干部群众24小时不分昼夜轮流上堤上岸上坡进行巡逻巡查,一旦发现险情立即报告,不惜一切代价及时排除隐患。
喜仔所在的观测站主要是用来负责森林防灭火工作的,而当前的工作重心已经转入防汛了。
连日来。按照上级指示,把该做的工作都做到位了,但是心脏的脉动随着外面一阵紧似一阵的暴雨起伏不定,心神不宁。暴风雨来得如此猛烈,连绵起伏的高大山峦似乎都在风雨中飘摇,方圆百里几无人烟,即使有人也只能躲在屋内不敢出来。
从山上流下来的一股股涓流不断地向山谷汇聚,形成了一条条溪流。而在前不久被山火烧过的万亩林地,由于地表失去植被,土壤裸露,土质变得十分松散,于是大量的泥土和石块被暴雨冲走。山洪分布于巨大的扇面时声势并不明显,当流经山口时,流径骤然收缩,水位迅速抬高了数十米。碰巧道观正是处在山口的半山腰上,建观千年从来没有遭受过洪水威胁,它的位置并不低,早期都是青石所砌,后来又经过混凝土加固,可以说是固若金汤,可惜这一次它的灾难降临了。
前几日,三位道士和三位道姑结伴出去做法事、唱道场,被暴风雨所阻一直没有回来。看守道观的两位道姑是一对母女,洪水裹夹着泥石流奔涌而来,伴随巨大的轰鸣声,道观的建筑物被摧垮了。
在此情形下,母女俩想逃跑已经来不及了,但是女儿毕竟年轻,动作更为敏捷,生命力也更为顽强,何况打小熟识水性,在母亲拼尽最后一丝力气将女儿托出水面之后,囡儿顺手抓住山上的藤蔓向上攀爬,逃出了生天,而母亲则永远地消失了。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一切来得如此突然,还没有反应过来就已经阴阳两隔。
仲夏,正是气候最炎热的季节,可是囡儿的心却冰到了极点,身体像秋风中的落叶,瑟瑟发抖,一个人木讷地坐在山上,心中的痛苦无处发泄,任凭雨水洗礼,没有泪,只有恨,恨父母把自己带到这个世上来本身就是一个错误。人生就如雨打的浮萍,根本就无法掌握自身的命运。
第八章 智救囡儿
爆发山洪和泥石流的事故很快上报到市应急指挥中心。
事不宜迟,马上展开搜救行动。雨太大直升机无法出动,山路阻隔,车辆也无法行驶。市县乡联合搜救队只好徒步长途跋涉,百里之程走了一整夜。
千年古观一片狼藉,千年古樟被连根拔起,建筑物除了几处残垣断壁,砖瓦、道具、家什和细软都荡然无存。喜仔责无旁贷地加入了搜救队,并自告奋勇地担起了向导。他把道观搜索了几遍,除了翻出一个被青石压着的布包,其他一无所获,然后往山上继续搜索,最后在距离山顶不远处的一小块空地上发现一个人匍匐在地上。囡儿因为受到过度惊吓和饥寒交迫,已经瘫软在地晕死过去了。
后续救助勿容赘述,演绎了一部百里徒步救灾民,上天无情人有情的人间佳话,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爱民情怀。在病床上,囡儿大概昏睡了两天就醒来了,身体本身没有受到大的伤害,最严重的是精神创伤。
父母都走了,她就是一个孤儿,她不知道自己活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意义,无论走到哪里,甚至逃避尘世躲到道观里,还是逃不掉厄运的追杀。既然如此,她生无可恋,茶饭不思,并拒绝与人交流,不哭不笑形同一具活尸。她自己不想活了,但组织上却不能不管,任其自生自灭,除了医生护士,还有原道观里的道姑轮流看护和劝导,一连好几天,大家都束手无策,一筹莫展。再这样下去必定要被饿死的。
第四天,组织上安排喜仔提着一个布包来看望她,“囡儿,你看这是什么?”听到有人呼叫“囡儿”,她惊讶地睁开眼睛,看见床前正坐着一个身材高大似曾相识的年轻人,而且在山上最无助、最绝望的时候,呼叫“囡儿——囡儿——”的就是这个人。
她猛然不顾一切地一头扎进喜仔的怀里,失声痛哭。
她当时并没有想很多,只感觉遇到了大恩人、大救星;事后感觉太失态了,一个女孩子没有一点矜持,怎么可以在众目睽睽之下往男人的怀里扎呢?故而深深地自责。挽救囡儿的不是别人,而是那个丝绸布包,那是她母亲的“遗物”,是她父亲当年追求母亲时赠送的定情信物。打开布包,里面是一把油纸伞和一把精致的折扇,扇面题写的是《新白蛇娘子传奇》电视连续剧主题曲《千年等一回》。
第九章 路在何方
经历了这一连串的事情,喜仔显然成熟了许多,感觉总是这样疲于奔命不是个事,必须有所作为。
身子斜躺在床上,眼睛望着天花板出神。墙上插在竹筒里的那支长长的色彩斑斓的雉羽是整个观测站里唯一的亮色。他想到了雉和豕,莎妹曾经放养过的雉和豕是人工繁育的,而自己有两位亲密的朋友:一只雄雉和一只母豕,它们都是真正的野生动物。
野生动物禁猎之后,不仅数量越来越多,而且似乎知道人们不敢狩猎,胆子越来越大,经常偷吃他的果蔬和剩菜剩饭。由于这两只雄雉和母豕比较通人性,每次过来他不但不驱赶,还主动投喂食物,时间久了就跟人工养殖的没有什么两样。
它们每次见生人来不躲不避,还发出叫声提醒主家有客人来了。如果对方不友好,它们还发出怒吼凶人家,甚至发动攻击,雄雉敏捷,母豕豪横,没有人敢招惹它们。
“有了,就这么办!”他猛一击掌,从床上一跃而起。
一连三天他都没有出去巡山,而是伏案不是写方案,就是划图纸。方案和图纸出来后,打电话请燕北的老同学、老同事帮忙采购高科技产品,包括航空航天合金材料、光子石墨烯芯片,微秒级快充太阳能电池板,聚酯防火防水防腐条,声、光、电、磁、气体等各类传感器,微型超大功率电动机,微型超高分辨率长距、广角相机,航空航天纳米级测量、视频和信号传输元器件,高频超视距雷达、紫外线激光枪和扫描仪等等。上述产品有的禁止出口,但在国内还是可以流通;其他非精密仪器、非高科技产品及制作工具则就近在省市县城采购。采购这么多东西目的只有一个,他要造仿雉机器人。
这么复杂的高科技项目,太有挑战性了,光靠他一个人是很难完成的,好在他身边多了一位强有力的帮手——囡儿。
出院后,囡儿哪儿也不想去,只想回到山里,等到有一天母亲能奇迹般地回来。道观是回不去了,住瑶寨更不行,脱不了凡尘,而且也不清静,最近的也就是喜仔的观测站了。可是这个观测站太小,一间住房、一个杂物间,连厨房和厕所都没有。囡儿来了之后,喜仔只好让出住房,在附近结庐而居。
别看两个人都是未婚青年,但是都在情感上遭受过重大打击,故而对男女感情之事非常抗拒。平时一般不交流,有事情打手势,实在不行,也不面对面说话,不是低头就是侧目。为了掩饰自己的真面目,男的不剃胡须,女的不理头发;饭菜是一起煮分开吃;解手方便放在野外隐蔽处,一个在东,一个就在西,一个往南,一个就往北。称呼上也不直呼喜仔或囡儿,那样显得亲恰,有点别扭,于是相互改称“先生”和“仙姑”。
“仙姑”表面是一个文弱道姑,其实是一位理工科奇才,而且由于家庭变故,在校既不谈情说爱,又没有其它嗜好,所以一门心思用在学业上,曾经获得过大学校际人工智能大赛一等奖。
两个人两个世界,各不相干,各行其事。喜仔除了正常巡山,就一门心思捣鼓他的机器;“仙姑”是出家人,清规戒律多,每天洒扫、网上与道友聊天、散布、诵经、暮鼓晨钟,有时出去云游和化缘,互不关心,互不过问。这样大概过了半年,喜仔设计仿稚机器人遇到了越来越多的瓶颈。硬件、软件、系统合成,还有精密工艺,都是高、精、尖课题。毕竟隔行如隔山,喜仔是学航空航天材料专业的,对人工智能还是存在某些短板,所以设计过程异常艰辛。
第十章 峰回路转
科研工作者的工作不单纯耗时间、拼体力,付出的是心力和智慧,他们的喜怒哀乐,常人是体会不到的,尤如登山,越往上越险峻。
好长一段时间来,喜仔变得有些喜怒无常,每攻克一个技术难关,就兴高采烈,手舞足蹈;每遇到一个技术难题,久攻不下,就辗转反侧、焦躁不安,甚至大喊大叫,以头撞树。
对“先生”的这一反常举动,“仙姑”并不感到诧异,虽然没有参与研究,但对身边的人和事并非完全没有感觉,有所见、有所闻、有所思。现在她实在有些无法回避,何况她对身边的这个人和他所做的事并不反感,只是觉得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而已。趁“先生”外出,她仔细地翻阅了一遍研究资料,反复揣摩了仿雉机器人雏形,便基本弄清楚了其中的症结。于是她把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建议,特别是对有关人工智能的一些核心思路和关键参数作了详细标注,整整写了三页纸。
傍晚喜仔回来时,很快发现有人动过他的资料和机器模型,当看到桌上的资料,字迹清秀而隽永,惊讶得目瞪口呆。他一口气浏览了一遍,然后又仔细地研读了三遍,最后深深地倒吸了一口凉气,这是何方神圣有这么高深的学问?寥寥三页纸几乎解答了所有一直以来困扰自己的重大技术难题,他终于可以大干一场了。
第十一章 碧湖奇遇
喜仔跑出去,环顾四周,夜色下除了自己,就只有林子里的鸟叫与蝉鸣。
穿过一大片竹林,来到后山坡,突然窜出一只雄雉,发出“吱吱,咯咯”的叫唤声,在他前面跑一段距离就停下,回过头来又“咯咯,嗒嗒”地叫唤,等他稍微靠近,又向前跑一段停下,回头又“咯咯,咯咯”地叫唤,等他追过去,又……如此反复,也不知走了多远,当他(它)们走出一片松树林,眼前骤然一亮,皎洁的月光下,波光粼粼的碧湖轻雾弥漫,碧波荡漾,蛙鸣阵阵,间或有鱼儿跃出水面,远处的瑶寨楼台飞檐翘阁若隐若现。
蓦地,不远处传来舀水淋浴及水花飞溅的声音,亲水湖边有几块石头露出水面。此时月光如昼,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到一袭道袍摆放在岸边,一个女孩正倚坐在石头上梳理一头长发,背对着看不清脸庞,双肩袒露,双臂洁白如雪,身上只穿着一块红肚兜,下半身沉浸在湖水中。她一边洗浴,一边轻轻哼唱起乔丽娜演唱过的流行歌曲《你永远不懂我》:“谁是谁生命中的过客,错过了永远不再回来,如果你不能陪我到最后,请不要走进我的生活,……”歌声宛如天籁,在碧湖上漂荡。那只雄雉触景生情,随歌起舞,时而昂首展翅,时而缩头摆尾,时而金鸡独立,时而扑朔迷离,如醉如痴。喜仔一时竟分不清这是人间还是天堂,是现实还是梦境,是瑶妹,还是仙姑。他不由自主地走过去拾起那一袭道袍,不待他转身,只听到一声尖叫,那女子跳出水面,一个箭步冲过来夺过道服,如一阵风飘进树林不见了。
第十二章 横空出世
第二天醒来,生活一切如常,喜仔满腹狐疑,却也没想太多,一头扎进仿雉机器人的设计,由于有了三纸“天书”的指引,设计进度明显加快了。
三个月后,长亭智能机械制造厂传来捷报,首台仿雉机器人试飞成功,取名“天雉”。长亭市是机械制造和人工智能比较发达的区域中心城市,精密加工机械众多,先进加工工艺富集。长亭智能机械制造厂更是该市制造业翘楚,该厂承接此项业务没有收取一分钱,条件是享有独家制造专利,以后推向市场设计方当然是可以分红的。市场化之前需要实战化验证,喜仔享有首先试用权。
仿雉机器人外形与野雉几乎一模一样,除了像雉一样会叫、会走、会跑、会跳、会飞,还具有雉所无法比拟的强大功能。它有专门设计的操控器;也可以在手机安装一个“天雉”APP操控系统;因为“天雉”是一个高度智能化的机器人,可以完全不用操控,自主思考、分析、判断、甄别,并完成各项预定任务。它的大脑是光子石墨烯芯片,计算速度达到每秒千万亿次;信息储存量理论上可以无穷大,但在设计时为它框定了范围;它有千里眼透视和顺风耳感应功能,既可以通过扫描获取视频影像和远程传输,也可以无需扫描,只要有声、光、电、磁、气味变化,都可以感应成像。也就是说,在百里林区,不管把它放在什么位置,它对林区内的一人一物,一草一木都掌握得一清二楚。哪怕是某只蚊蝇在飞,它都可以实时记录它的所有数据,包括蚊蝇大小、形状、颜色、叫声,飞行速度、距离、轨迹、状态,起降的位置;哪怕是突然刮起一阵风,它都可以实时记录起风的成因、风速、风吹过的范围,风吹起的一片落叶;哪怕是一滴朝露,从它的凝结和蒸发的过程、原理,在风的吹拂下从树叶或花瓣上滑落,都可以完整地记录下来,并将数据转换成实时影像。它还可以对星空进行探测,对气象进行预报,对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对灾害风险进行预警,对突发事件进行处置。
仿雉机器人的诞生凝聚了喜仔和囡儿的心血和智慧,为了迎接“天雉”的到来,两个人不约而同地整理了一番妆容。喜仔理了一个平头短发,剃掉了络腮胡子;囡儿将头发扎起来盘成云髻。当两人出门对视的那一瞬间,好像遭到了高压电击一般,双方都赶紧低下头,脸上的红云飞上了耳朵根。为了摆脱尴尬,喜仔提议请“仙姑”帮忙,一起为“天雉”建个雉窝,用来遮风挡雨和充电,囡儿自然没有反对。其实有不有雉窝对“天雉”而言根本无所谓。制作“天雉”用的是航空航天材料,水火难犯,百毒不侵,闹刀山,入火海,下油锅,就如闲庭信步。它的心脏是光子石墨烯电池扣,如果用电源快充的话,充电一秒钟可以支持高强度飞行一整天,充电五分钟足够用上一整年,其中额定电压30万千伏,最大输出功率10万千瓦;也可以不用充电,它的微秒级石墨烯太阳能电池板比电源充电效率更高,在强光下可以实现秒充,在微光下能够保持电量平衡。
第十三章 展露峥嵘
自从有了仿雉机器人,䍝山景区就有了一位保护神。
人们经常可以看到“天雉”在䍝山之上飞翔,在悬崖绝壁穿梭,在碧湖里遨游,它的飞速、跑速、游速最高分别可以达到5倍、2倍和亚音速。
短短10天之内,被它发现并打掉的“非法违法”生产经营行为10起;制止并驱逐非法偷猎行为3起;制止违规野外用火行为5起;阻止学生擅自下水游泳8起,救起落水儿童2人;提前预报地震1次,山体塌方2次、暴雨1次。当然,还对许多事情和场景进行了主动回避和数据清理,比如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群众的生活隐私等等。从此,全区的安全生产状况实现了根本好转,再也没有发生生产经营和自然灾害死亡事故。
“天雉”的腹部设置了数十个信号指示灯,灯的明灭与暗淡,表示其某个功能的开关与强弱。它每天24小时不知疲倦地在广阔的景区巡游,守护着一方的安宁。每当发现它的踪迹、望见它的身影,人们都自觉地向它挥手致意,尊称它为瑶寨的“神雉”。
2034年9月,正值夏秋之交,这是长亭气候条件最好、防汛抗旱任务最轻的时候。市森防指和市防汛抗旱指挥部联合地方“两指”,在䍝山碧湖举行了一场规模空前的森林防灭火和防汛抗旱综合应急演练。十余台大型消防车梯次行进;5台先进消防机器人一字排开;三架直升机长长的螺旋桨,在水面刮起一个个巨大的圆圈。水陆项目同时开演,紧张有序,高潮迭起,喝彩不断。突然,一只色彩艳丽的雄雉,从山上俯冲而下,陡然悬停在池面100米处,一声“咯咯、嗒嗒——”鸣叫之后,一头扎进湖水里不见了,激起水花飞溅;不一会,又如蛟龙出水,划出一道彩虹。“天雉”绕主席台三匝,缓缓降落,面向各位领导和观摩嘉宾点头致意,然后箭步穿过湖坝和人工设置的烟幕,钻进草丛中不见了……整个过程一气呵成,就像科幻片中杨戬和孙悟空斗法一样,惊艳全场。其实,由于受空间限制,许多绝活并没有充分展示。尽管如此,当地媒体发布之后,引起了轰动;央广网、人民网、新华网等全国主流媒体头条相继亮相;“瑶乡神雉,横空出世”成为人们茶前饭后的热门话题。
一时间,仿雉机器人的“神话”很快传遍了神州大地,订单如雪片般飞来,享有独家制造专利权的长亭智能机械制造厂那是赚得盆满钵满,喜仔也收获了人生第一桶金。应急管理部则授予他全国应急管理系统年度“杰出青年”荣誉称号,其仿雉机器人获得全国应急科技创新大赛特等奖,奖金一个亿。
第十四章 初恋女神
喜仔名利双收,一下子成了科技明星和网红,于是深山车水马龙,成为闹市。
本省、市、县、乡镇党政领导和部门负责人纷纷表示祝贺和慰问,不是电话问候“喜仔”,就是登门拜访“喜哥”;过去的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母校请他作报告;老同学、老同乡也邀请“喜爷”出席高档聚会并引以为荣。特别是曾经弃他如敝屣的初恋情人,从燕北千里迢迢跑到山沟里来,哭求再续前缘。
看着曾经的初恋,“喜爷”心如刀绞,想当初不管自己如何苦苦哀求都没能让她回心转意。今天——,他感觉既好气又好笑,本想给她一顿臭骂,然后扫地出门,但瞅着她哭得梨花带雨,伤心欲绝,于是欲言又止,扭过头去,不想理睬她。女子哪肯罢休,喋喋不休地倒苦水,说什么“人虽然跟了别人,但心里全是你,我把你深深地刻在了心底里;身子虽然躺在别人怀里,但心却一直与你住在山里,而且睁眼闭眼都是你;我一直被那个渣男甜言蜜语蒙蔽了双眼,他骗了我的财色之后,又与别的女人搞在了一起,如今我孑然一身,一无所有。”停了一会,见“喜爷”不为所动,又瞅了瞅站在屋外树下那位气质优雅,丰姿绰约的小女子,她似乎明白了什么,于是继续说道:“我的初恋、初吻、初夜都给了你,你不能这么绝情,退一万步讲,当初如果没有我逼你出走,哪有你今天的人生巅峰,最起码你要给我一些补偿的。”
“喜爷”对这个女人没有半点同情,只有无尽的厌恶,他抬头远眺起伏的山峦和无边的天际,突然生出一点恻隐之心。这个女人落得如此田地自己也不是全然没有责任,让一个世俗的女子为一个落魄、颓废的男人死心塌地、守身如玉,的确是勉为其难的。她虽然是自己人生当中的匆匆过客,但初恋的那份情是真的,那份意是切的。这么一想,他的脸色逐渐由黑变红,由阴转晴,由紧放松,不再那么难看了。既然放下了,为什么还去计较呢?既然不爱了,为什么还要恨着呢?一连两天他与阿公、阿婆、小莎妹、囡儿一起陪同初恋畅游䍝山景区,他们一起登山、敬佛、瞻碑、饮泉、戏水、赏花、追蝶,置身其中的每一个人,不管曾经遭遇过怎样的灾难和伤痛,都会攀山而壮,向佛而善,扶碑而仁,近水而智,沐泉而灵,亲花而秀;尤其是到过这里的女孩,浸润了神韵与灵气,不管走到哪里都是一道美丽的风景,都将成为男人心中的女神!
第十五章 大国利器
功成名就之后,喜仔并没有就此止步,他真诚邀请“仙姑”与自己合作,向着更高的科技高峰攀登。
人生有了新的追求,自然就有了不一样的意义,囡儿开始放下心中的芥蒂和过去的包袱,与喜仔一道携手前行,他们从相互仰望、相互敬重,相互爱慕,到相互倾情。
新的设计不断涌现,形成仿豕、虎、熊猫、雄鹰、蟹等各种仿生机器人系列,同时,除了民用,开始逐步向国防领域延伸。比如,“天雉”民用时受到了诸多限制,它的激光可以打掉烟头,可以烧掉眉毛,但不能致盲或致人死亡;它的喙、爪尖韧而锋利,可以挖眼、割喉、掏心等各种招招致命的手段都是处于关闭状态。可是,放在战场上就不一样了,它可以上天入地无孔不入、无所不能,可隐蔽潜伏、可空中预警、可抵近侦察、可定点突袭、可电子干扰、可规避导弹,就算是敌人用激光武器也奈何不了它,它可以吸收敌方激光能量,对激光源进行反杀。由于具备对战场全方位的感知能力,可以对敌方的战略意图、战役部署、战场态势,包括对敌方的指挥部、炮兵阵地、单兵位置、暗堡等等了如指掌,从而保证我方对敌方单方面透明和绝对碾压。所以,在它的助力下,我国在历次中小规模的自卫还击战争中均取得完胜。当然,我国对“天雉”在战争中的使用也是有限度的,它仅可用于国土防御、收复失地,一旦被对方俘获或者被偷运出国门,它便自行启动自毁模式,灰飞烟灭,因此,不能也不会用于侵略战争。后来,仿真机器人逐步向海洋和太空拓展,比如仿鲸、鲨机器人这样的海上巨无霸都可以对军舰包括航母进行秒杀,这是后话。
第十六章 走进历史
仿雉机器人和世界上的所有事物一样,有生有死,有兴有衰,随着设备老化、功能退化和科学技术更新迭代,而逐渐被淘汰。“天雉”没有达到50年的设计服役年限,在一次抗击突如其来的流星雨中,用机体阻挡陨石,遭受重创,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启动了自毁程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2043年,第一代仿雉机器人的残骸静静地躺在应急装备历史博物馆里,在瞻仰的人群中不乏有人对它指指点,说什么这么落后的东西陈放在这里有什么意义?然而,任何事物,不管它表面看起来多么不起眼,都曾经有属于它自己的时代、历史与辉煌!
(摄影\夏森林 图文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