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涝灾害后,如何预防食源性疾病的爆发?
近期我省多地遭遇因强降雨引发的内涝灾害。由于饮用水和食品卫生状况恶化、环境污染、病媒生物滋生及人体抵抗力下降等因素影响,受灾地区食品污染和食源性疾病的风险显著增加。在此期间,肠道传染病等各种疾病极易暴发。因此,做好灾后食源性疾病防控工作十分重要。
肠道传染病是病原体经口侵入肠道并引起腹泻和/或其他脏器及全身性感染的一类疾病,包括甲类传染病中的霍乱,乙型传染病中的伤寒和副伤寒、细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脊髓灰质炎、甲、戊型病毒性肝炎,丙类传染病中的除了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以及其他通过肠道传播的传染病。
主要肠道传染病及其特征
(一)细菌性肠道传染病
1.霍乱
霍乱是由O1群和O139群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以发病急、传播快、波及面广、能引起大范围和乃至世界大流行为特征。
临床特点:起病突然,剧烈腹泻。一般为无痛性腹泻,每日几次至十几次不等,大便呈黄水样或清水样,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脱水、电解质失衡等。严重者可发展为循环衰竭,甚至导致死亡。
2.伤寒
伤寒、副伤寒是由伤寒沙门菌和甲、乙、丙型副伤寒沙门菌引起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
临床特点:持续高热、相对缓脉、特征性中毒症状、脾肿大、玫瑰疹与白细胞减少等为特征,肠出血、肠穿孔为主要并发症。
3.细菌性痢疾(菌痢)
菌痢是由志贺菌引起的急、慢性肠道传染病。
临床特点:腹泻、腹痛、里急后重、可伴有发热。脓血便或粘液便,左下腹压痛,中毒型可急性发作,高热,并有感染性休克症状,有时出现脑水肿,甚至出现呼吸衰竭。
(二)病毒类肠道传染病
1.轮状病毒(B组)腹泻,又名成人腹泻轮状病毒。
临床特点:潜伏期约52小时,病程为2.5-6天,表现为黄色水样便,伴有腹胀、恶心、呕吐等。临床上应注意与霍乱区别,其呕吐和腹泻症状比霍乱轻,病死率较低。
2.甲型肝炎
甲型肝炎(甲肝),是由甲肝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历史上曾引起过多次大流行。
临床特点:急性无黄疸型肝炎表现为持续几天以上、无其他原因可解释的乏力、食欲减退、厌食、恶心、腹胀、稀便、肝区疼痛等。儿童常伴有恶心、呕吐、腹泻、腹痛和精神不振。部分病人起病时常有发热,但体温不高。实验室检查可发现血清谷丙转氨酶异常升高。甲型肝炎的特异性诊断,需要检测病人血清中的甲型肝炎IgM抗体。
预防措施:
1.饮用水安全:确保饮用水的安全,推荐饮用煮沸后的水或瓶装水,并进行水质检测以确保水源未被污染。
2.食品卫生:确保所有食物在准备和储存过程中都经过高温消毒,避免生食和半生食,特别注意海鲜、肉类和奶制品的保存与处理。
3.环境清洁:及时清理被洪水浸泡的环境和物品,防止病媒生物滋生。
4.个人卫生:勤洗手,尤其是在处理食物和用餐前,保持个人卫生,避免接触受污染的水和食物。
最后,
大家请牢记:
预防肠道传染病的九字经
“吃熟食、喝开水、勤洗手”
需要我们共同牢记并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