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夜驰援,南华附一医院急诊ECMO团队抢救17岁溺水少年
衡阳新闻网讯 通讯员匡宇娟 记者程聪报道 7月22日凌晨3点,繁忙的京港线已车流寥寥,万籁俱寂。一辆救护车闪烁着警灯,一路风驰电掣,车上坐着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ECMO(体外膜肺氧合)团队,他们正向着百里之外的耒阳市某医院疾驰而去。一个花季少年的生命正如暗夜的流星,即将陨落。而他们,是此时能够阻止悲剧的唯一希望。
患者是一名17岁的体育生,夜间与同学外出游玩,游泳时不慎溺水,幸得同学及时发现救援上岸,并行了胸外心脏按压。随后,由救护车接诊入当地医院进行急救,但患者呼吸情况无法改善,呼吸机支持下血氧饱和度仍降至70%,病情危急,当地医院紧急联系南华附一急诊医学中心主任彭正良请求支援。
虽是深夜,睡意浓时,但车上的ECMO团队正集中精神准备迎战,彭正良在车上时刻保持着与对方医生的沟通,把握患者情况,指导救治,以期患者能坚持到ECMO的到来;副主任周佳是这一晚的急诊二线医生,刚处理完病人躺床上休息不到二十分钟,便接到ECMO出诊的通知;张宗荣正在EICU(急诊重症监护室)值夜班,赶紧把手头的工作交接给搭班护士,准备ECMO用物;吴威海是被紧急召唤而来,他接到集结通知,骑上电动车便赶来了医院。这样的深夜驰援,已不是第一次,急诊ECMO团队的成员已适应这样随时待命,令行即出的状态。
凌晨四点多,ECMO团队到达当地医院,立即评估患者情况,在小组成员的熟练配合下,患者成功上机。当汩汩的鲜血经由导管和机器顺利流转,ECMO再一次发挥了它“救命神器”的强大作用,代替患者的心脏和肺部支撑住了年轻的生命。
7:30,经历了连夜的紧急救治,ECMO团队携患者安返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EICU,将患者下一步的救治工作进行妥善安排和交接。
7:55,彭正良匆匆解决早餐,准备参加科室晨交班。
8:40,周佳和张宗荣、吴威海两位男护在完成患者的处置和交接后,一碗热腾腾的鱼粉成了他们短暂休息时的小确幸,抚慰了这个无眠之夜的疲倦。
此时,窗外早已艳阳高照,烈日的灼灼驱散了黑暗的阴霾,濒危的生命获得了守护的力量,将顽强地向阳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