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新闻网
滚动新闻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 决胜2020-衡阳扶贫印记 > 正文:

决胜2020:耒阳一乡村工地“夫妻档” 喜笑颜开脱穷帽

2020-07-30 17:24:00   来源:中国衡阳新闻网   作者:赵娟 邵俊杰
分享到:
 

        衡阳新闻网讯 通讯员赵娟 记者邵俊杰报道 天气晴好的日子,在耒阳市余庆街道西元村,总能看到一对中年夫妻在田地山头间忙碌,或奔波于附近的建筑工地,他们一边发展种植产业,一边在余庆街道财政所的帮扶下就近务工。虽然丈夫李德龙脚有残疾,但夫妻两自强不息,与帮扶人戮力同心书写“脱贫志”。

        “之前钱全部看病花了,穷得叮当响,可现如今有房有(电动)车,每年务工收入也能超过五万。”7月28日一大早,正准备骑电动车搭丈夫李德龙到附近工地开工的周秋花一脸笑容地说道。原来,今年52岁的李德龙早年因突发脑溢血留下后遗症,导致“跛脚”不便,家里顶梁柱倒下后,全家四口人的生活单靠周秋花从事简单的农业生产来维持,十分艰辛,2018年李德龙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

        自从和余庆街道财政所“结亲”帮扶后,为实现“脱贫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目标,余庆街道财政所所长、李德龙家的帮扶责任人谢健多次带队走村入户,了解到李德龙夫妻二人文化程度低,缺乏致富动力,两个孩子一个正在上学,一个临近毕业,家庭压力也很大。为此,谢健率所里工作人员多次上门,与李德龙夫妇谈心。“方法我们一起想,致富路还需要你们自己走。”经过长时间的开导,“我要脱贫”的想法在李德龙夫妇心里慢慢形成。

        脱贫攻坚,要找准脱贫“路子”。谢健得知李德龙曾经在工地上做过工,妻子有时为了更好照顾李德龙,也在工地的食堂帮忙打工。西元村毗邻正在开发的武广新城,工地多,且有保障,何不介绍他们干回“老本行”呢?虽然李德龙现在有脚疾,不能从事体力劳动,但妻子可以充当丈夫的“脚”,丈夫可以当妻子的“老师”,“合二为一”上工地。周秋花勤奋肯吃苦,搬砖、砌墙、扎钢筋样样都做;丈夫在旁递料擦汗,或在工地食堂围着锅炉转。如此自强不息、勤奋苦干的两夫妻,赢得了工地和全村群众的啧啧称赞。

        “一个月至少可以做20天以上,一天两个人加起来400多块没问题,有时候我看他(李德龙)很累,就让他在旁边歇着。”两夫妻虽然起早贪黑,忙忙碌碌,但总是苦中作乐。“知道我喜欢白色、爱干净,去年领到的第一笔钱,他就给买了这辆白色的电动车。”说到这里,周秋花自觉地挽起李德龙的手。李德龙话不多,但算起“脱贫账”来却兴致勃勃:“家里开支比较大,还好有好政策,看病、上学、改造房子,财政所的同志经常上门帮忙办手续,还介绍我们在工地就近务工,一年下来,我们家还能余个五、六万。”

        “我们还帮李德龙申请了残疾证,这一项的补贴不多,但年年有。并且帮扶过程中,我们采取的叠加式扶贫让李德龙享受到了产业分红、健康扶贫、教育扶贫等红利,构建了多重保护网,形成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合力,从而实现了精准可靠、托底持续的效果。”谢健还告诉记者,财政所还结合李德龙脚疾这一实际情况,为两夫妻量身制定了“脱贫套餐”:计划送李德龙免费培训可以坐着干活的焊工技术,妻子也可以免费培训厨艺。

        听完这个“脱贫套餐”,两夫妻心中的明灯更亮了,脱贫致富的劲头更足了。“这样一来,不管在工地还是家里,我们都有一技之长,‘饭碗’稳了,‘好日子’就稳了。” 李德龙憨厚朴实的脸上洋溢着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