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新闻网
滚动新闻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频道 > 好好学习・正能量 > 正文:

元旦来了,可孩子们还不知道这到底是个什么节日

2017-12-30 22:41:08   来源:湖南教育新闻网   
分享到:
 

  2018年的元旦要来了,但是你知道我国古代的“元旦”和现在的“元旦”的区别吗?

  在这重要的日子里,有必要为孩子们普及一下关于元旦的相关信息。

  “元旦”一词的来历

  元旦,据说起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指“日子”,元旦合称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颛帝以孟春正月为元,其时正朔元旦之春”。

  在多种称呼并列的漫长历史时期里,“元旦”的使用频率并不高。到了清朝的时候,以“元旦”作为新年第一天的记录才渐渐多了起来,并且成为了正式的用法。

  “元旦朝贺,凡三品以上之大臣年逾七十者,不必随班行礼,俟百官朝贺后,朕回乾清宫,伊等至乾清门请旨。钦此。”

  ——《雍正朝汉文谕旨汇编》

  那么“元旦”一词是何时被固定使用的呢?

  古代“元旦”到底是哪天?

  古代元旦历来指的是夏历(农历、阴历)正月初一。正月初一的计算方法,在汉武帝时期以前也是很不统一的。因此,历代的元旦月、日也并不一致。

  夏朝的夏历以孟喜月(元月)为正月;

  商朝的殷历以腊月(十二月)为正月;

  周朝的周历以冬月(十一月)为正月;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又以阳春月(十月)为正月,即十月初一为元旦;

  从汉武帝起,规定孟喜月(元月)为正月,把孟喜月的第一天(夏历的正月初一)称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

  关于古代“元旦”的神话故事

  传说在4000多年前远古的尧舜盛世之时,尧天子在位时勤政于民为百姓办了很多好事,很受广大百姓爱戴,但因其子无才不太成器,他没把“天子”的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传给了品德才能兼备的舜。

  尧对舜说:“你今后一定要把帝位传交好,待我死后也可安心瞑目了。”后来舜把帝位传给了治洪水有功的禹,禹亦像舜那样亲民爱民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都十分受人爱戴。后来人们把尧死后,舜帝祭祀天地和先帝尧的那一天,当作一年的开始之日,把正月初一称为“元旦”,或“元正”,这就是古代的元旦。

  历代王朝都在元旦举行庆贺典仪祈祀等活动,如祭诸神祭先祖,写门对挂春联,书写福字、舞龙灯,民间也逐渐形成祭神佛、祭祖先、贴春联、放鞭炮、守岁、吃团圆饭以及众多的“社火”等娱乐欢庆活动。

  晋代诗人辛兰曾有《元正》诗:“元正启令节,嘉庆肇自兹。咸奏万年觞,小大同悦熙。”记述元旦庆贺情景。

  当代的“元旦”又是怎么来的?

  我们现在的“元旦”其实只有百年的历史,它的产生还得从辛亥革命说起。

  1911年12月31日“诞生”于南京

  “经议决:自阴历十一月十三日起,即阳历元旦,改用阳历,以中华民国纪元,称中华民国元年正月一日。”

  ——《组织临时政府各省代表会纪事》

  公历1911年12月31日

  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各省都督代表在南京开会决定使用公历,把农历的1月1日叫做“春节”,把公历的1月1日称为“元旦”,不过当时并没有正式公布。

  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民国元年决定使用公历(实际使用是1912年),并规定阳历1月1日为“新年”。

  1949年:“元旦”正式成为我们的节日

  1949年9月27日,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决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也决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法,即我们所说的阳历。元旦,指西元纪年的岁首第一天。

  为区别农历和阳历两个新年,又鉴于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 “立春”恰在农历新年的前后,因此便把农历一月一日改称为“春节”,阳历1月1日定为新年的开始――“元旦”,并列入法定假日,成为全国人民的节日。

  元旦诗词

  如梦令·元旦

  毛泽东

  宁化、清流、归化,

  路隘林深苔滑。

  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

  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

  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董必武

  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

  举杯互敬屠苏酒,散席分尝胜利茶。

  只有精忠能报国,更无乐土可为家。

  陪都歌舞迎佳节,遥祝延安景物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