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衡阳加快推进区域中心化进程③ | 加快创新开放步伐
编者按:7月27日,中国共产党衡阳市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全力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加快推进区域中心化进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有力支撑国家区域重点城市和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奋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衡阳。
衡阳新闻网特推出专栏,围绕《意见》的重要关键内容进行详细解读。第三篇我们关注衡阳加快推进区域中心化进程的重点任务之加快创新开放步伐。
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实施重大创新平台攻坚行动,在光纤陀螺、医工(核)交叉、输变电、机油泵、无缝钢管、涡轮增压等重点领域创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国家级平台,布局建设一批国省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到2025年省级及以上研发平台达到200个。
推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建设衡阳科创港,加快科技成果转换,加强与国内“双一流”高校产学研合作,推动在衡高校与在衡企业共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后备库,实施高新技术企业成长培育计划,到2025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1500家。大力实施“人才雁阵”行动计划,每年至少吸引1万名高精尖缺人才(团队)、青年大学生来衡留衡就业创业。建立健全人才服务体系,开发上线雁城英才数字化服务平台,推出“雁城英才卡”,打造智慧化、集成化的人才生态圈。
打造开放平台。积极主动融入“一带一路”、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推动与粤港澳大湾区、长株潭都市圈等地战略协作,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推进虎形山片区、长湖片区、陆家新区、酃湖片区等城市片区开发,积极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实现城市品质和能级双提升。鼓励衡阳综保区与沿海先进综保区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全面融入湖南自贸区建设。加快衡阳航空口岸申报,打造湘粤非铁海联运衡阳集结中心,到2025年中欧(中亚)班列开行列数达100列。大力实施外贸“破零倍增”工程,用好中非经贸博览会,探索“两国双园”“多国多园”模式,推动建设“东盟产业园”等一批对外合作平台,推进跨境产业发展。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发挥县市区(园区)招商引资主战场作用,创新“军种+战区”招商模式,对照“五单一图谱”,围绕十大产业组建专业队伍深度研究产业现状、上下游企业,制定招商引资责任清单、目标清单,精准锁定招商目标,通过“按图索骥、照单上门”,开展重点区域“驻点招商”、产业链条“靶向招商”、目标企业“敲门招商”。全市每年新引进“三类500强”重大产业项目15个以上。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招商项目“全生命周期”跟踪服务,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