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新闻网
滚动新闻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衡阳新闻 > 正文:

沿着高速看衡阳丨交通给力“硫市品牌”绘就乡村振兴致富路

2022-09-03 10:56:32   来源:中国衡阳新闻网   作者:邵俊杰
分享到:
 

编者按:过去十年,衡阳作为国家服务业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和国家卫生城市。并成功跻身国家区域重点城市、省域副中心城市,获批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长江经济带污染治理先行先试示范城市及湘南地区中心城市。而衡阳交通运输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1189”立体交通网络的建立,为衡阳“三强一化”进程注入了强劲动力。

密集的交通网,也为衡阳打造“国家陆港型物流枢纽”奠定坚实基础。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衡阳新闻网隆重推出《沿着高速看衡阳》专题报道,聚焦高速建设给衡阳带来的经济巨变,展示近年来依靠高速互通所带来的产业集聚、生态环境、乡村振兴和农村人居环境等发生的巨大变化。

衡阳新闻网讯 记者邵俊杰报道 一个天气爽朗的早上,记者从泉南高速公路硫市收费站下高速,行车不到5分钟,来到了衡阳市衡南县硫市镇硫市村柴山组,放眼望见统一粉刷的居民房,预示着这个村的发展路子和美好日子。

 

高速将落后村变成了幸福美丽村

在硫市村柴山组屋场,周边的空地设有太空漫步机、腿部按摩器、扭腰机、室外象棋等10余件室外体育健身器材,现已成为村民们日常健身锻炼、丰富文化娱乐生活“休闲乐园”。不仅如此,该村积极打造”六园“建设示范点,紧紧围绕“美丽田园、家庭果园、生态菜园、路边花园、休闲乐园、学习书园”的工作目标,着力打造群众满意的幸福美丽村居。

“现在我们都过上了好日子,以前在村里住着是土砖房,现在条件好了,住上了小洋房,家门口还有菜园、花园、书园等,我们的日子过的很舒适,这还是得益于村里近些年来的迅速发展。“硫市村柴山组居民刘春兰笑着说道。

刘春兰说的快速发展,在硫市镇硫市村党总支书记刘长荣看来,这一切都得益于村(门口)的高速公路——泉南高速的修建和拉通。据悉,G72泉南高速公路湖南段全长313.695km,在衡南县铁市枢纽接G0421许广高速公路,2015年1月16日,随着株洲高速垄茶段主线高垄收费站与江西吉莲高速界化垄收费站同步开通运营,湖南省又添一条出省通道。同时也意味着,全长1635公里的国道主干线泉南高速公路全线贯通。

曾经,硫市村是一个没有一条硬化水泥路且没有任何产业的村落,那时,村部发展落后,村民们全靠务传统农活换来的微薄收入来”勒紧腰带“过日子。刘长荣告诉记者,村门口通高速后,村子的发展就像按下了“加速键”,基础设施完善、办企业、企业家选择来村里投资……一系列连锁反应随着而来。

要想富,先修路。近年来,硫市村大力完善基础设施设备,截至目前,该村实现组组通路已达到95%,基本实现硬化水泥道路通到每一户村民家门口。道路修通了,交通便利得到显著提升,这样一来,机械车辆便能进到村里来,人工收割、杀虫等农活都由机械替代,效率得到质的提升。目前,该村的机械化作业率达到70%,村里的传统农业也向特色农业开始转变,从仅有的生产演变成如今的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

“交通方便了,物流也跟的上来,现在村里加工好的农产品在线上和线下都可销售,以前没有高速,送货到衡阳市区差不多要三个小时,现在在村门口直接上高速,半个小时就到城区,我们的产品也是供不应求。”刘长荣说。

 

特色农业带村民走上致富道路

借助高速带来的优势,为提高村集体收入,自2018年开始,硫市村因地制宜找准产业,大力发展黑木耳和羊肚菌的种植,通过农业产业化,走上一条可持续的致富道路。2018年,硫市村成立了村级乡情农机农技种养专业合作社,由集体、企业共同出资,农户投入劳动力发展木耳、羊肚菌种植。

合作社成立第一年,硫市村产业发展行稳致远,村合作社发展以种植羊肚菌、草莓、有机生态米、油茶、油桐等多种特色农业种植业,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由零到年收入5万元,2019年至2020年加大投入,扩大规模,2020年总收益达到49.5万元,纯收入超过10万元。截至目前,该合作社经营性收入已突破50万,纯收入达到30万。

今年41岁的刘春兰目前在硫市村羊肚菌基地中从事技术指导工作,在采访过程中,她掐着手指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年下来,她在羊肚菌基地的工资加上年底分红能达到10万左右,此时,刘春兰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不仅如此,村里还引进了草莓基地和青蛙基地,其中,青蛙基地年产值已突破了100万。”硫市村环境好,居民素质较高,其实在前些年就想来投资,可惜那时未通高速,交通十分不便。现在不一样了,高速拉通后,基地运输青蛙到城区只要半个小时,非常方便。“青蛙基地负责人王林向记者介绍说。

“下一步,我们村计划打造民宿和生态农乐相结合的观光旅游,近五年内实现提供亲子互动、研学、亲近大自然的生态旅游环境和项目,借助高速带来的优势,吸引更多的游客来村里游玩、消费。”谈到今后的发展,刘长荣娓娓道来。

 

硫市镇精推六园建设助乡村振兴

物质条件有了,接下来便是丰富村民精神文明条件。在硫市镇党委书记吕孝平看来,只有物质条件和精神文明条件都达标,真正实现乡村振兴便指日可待。对此,硫市镇精心推进六园建设,并将衡南县特色工作——屋场恳谈会融入进来,切实打造六园幸福屋场工作,广泛宣传动员农民群众主动参与“建设幸福屋场、共建美好家园”的积极性。

目前,硫市镇已召开“城乡治理标准化+屋场六园”屋场恳谈会90多场,在省、县道两旁设置城乡治理标准化宣传栏60余副,营造了浓厚氛围。不仅如此,在全域推进的基础上,该镇还按照“样板带动、分步实施”的原则,重点打造了硫市村柴山组、天胜塘家组两个镇级示范屋场及18个村级示范屋场,坚持以点带面,推动工作由局部向全域、由有形向无形、由表面向深层拓展。

近年来,硫市镇将抓党建和乡村振兴深度融合、一体推进,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实施乡村振兴的强大力量。硫市村顺利通过省级验收,被评为“湖南省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创建村”;天胜村成功举办了首届板栗文化节,展销了20余种特色农产品;硫市镇所有村集体经济年收入都突破5万元,各村因地制宜,发展一批契合市场需求、走差异化道路的特色产品,“一镇一品,一村一特”的农业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接下来,硫市镇将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持续做强天胜板栗、大桥瓜蒌、侍郎大米、大石枣子、万龙湘莲等特色农产品;逐步改变传统种植模式,积极打响硫市品牌,助推清泉农夫硫市大礼包;大力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断延伸产业链、打造供应链、提升价值链,为实现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泉南高速公路的开通为硫市镇打通了一条对外大通道,也为村里的百姓铺设了一条“康庄大道”,对硫市镇改善区域交通运输条件,加快产业致富及旅游开发,促进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仅如此,大家还相信,高速公路必将释放更多发展红利,拓展更加巨大的发展空间,绘就更加美好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