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新闻网
滚动新闻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衡阳新闻 > 正文:

衡阳“红色军休故事百人讲”第六场在衡山县军休所进行

2022-09-04 16:34:57   来源:中国衡阳新闻网   作者:欧阳胜梅
分享到:
 

衡阳新闻网讯 记者欧阳胜梅报道 “我无法控制生命的长度,但我可以尽力彰显生命的力度和厚度”。近日,衡阳红色军休故事分享会第六场在衡山县军休所进行,抗美援朝“坑道英雄”郭志明,汶川地震“救灾英雄”李自强,身残志坚“衡山保尔”阳发鑫三位退役军人现场讲述了精彩故事。荆江分洪的“抗洪英雄”赵聚球在上海用视频方式分享了“腰斩”黄天湖的故事。

抗美援朝时期,中国人民志愿军用坑道作战方式顶住了美军的狂轰滥炸,创造了现代战争奇迹。郭志明就是当年奋战在朝鲜战场的坑道兵。国产铁钎不称手,他发明用废旧火车弹簧做铁钎,功效提高很多倍。他冒着生命危险从敌机投下的哑弹里掏出炸药雷管用来修建坑道,还在坑道里发明了“广播洞”,用来播新闻,开展劳动竞赛。炮火连天的战场成了他快乐工作的“工厂”。

汶川地震时,李自强所在的部队第一个冲进灾区抢险。道路不通、通讯不畅、余震不断,他和战友们没有丝毫畏惧,在残垣断壁中徒手抢救群众,最后被一块滚落的大石头砸中倒在血泊中。在战友们的帮助下,虽然捡回了一条命,却落下终身残疾。李自强说,他的名字就是一个自我激励。一旦祖国和人民需要,他依旧可以奋不顾身。

阳发鑫的遭遇险些让他失去生活的勇气。这位八零后退役军人,当年高考以比一本分数线高出25分的优异成绩被海军工程大学录取,成了当地农村孩子中的佼佼者。不料在大四期间,他得了罕见的“肝豆状核变性”病,一种因铜离子代谢障碍而损害全身器官的病,此病发病率是30万分之一,阳发鑫不幸“中招”。他没有被病魔所困,坚持完成学业,并在军营服役10年,终因病痛而退伍。妈妈含泪给他喂饭喂药,教他学走路,他蹒跚着扶住轮椅重新站立起来。如今的阳发鑫,虽然不能说话,需要终身服药,但他学会了驾车、摄影,成为衡山县“衡阳群众”志愿者,他的摄影作品经常被国内各大媒体采用。阳发鑫说,他要像保尔·柯察金一样,虽然无法控制生命的长度,但可以彰显生命的力度和厚度。

建国初期,全国最大的水利建设工程就是“荆江分洪”。荆江分洪工程需要筑坝横穿黄天湖。黄天湖水深10米以上,淤泥深达三米。淤泥里布满了野生菱角和无名毒刺。工程需要人工清淤,赵聚球所在的工兵连毫不犹豫地跃入湖中,用脸盆一盆一盆接力清淤。湖中的黑泥巴都被战士的鲜血染红了。吃饭时战士们都不肯上岸,馒头就着泥巴咽下。白天骄阳似火,晚上月亮为灯。苦战三天三夜终于陶尽了淤泥。“我们这群衡山籍战友都获得了奖章,我现在还珍藏着”赵聚球自豪地说。

“我们县退役老兵的故事还有很多。”衡山县军休所所长聂泳秋表示,主要是老兵们对自己要求很高,觉得自己所做的工作非常平凡,不值一提。军休所需要不断做动员,打消他们的顾虑,挖掘出“平凡中的伟大”。

记者从衡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军休干部服务中心了解到,前五场红色军休故事分享会,吸引了城区5个军休所的87位军队离退休老干部参加,第六场走进衡山县,要把县市区的军休红色故事一一发掘。希望当地的军休老干部们踊跃报名参加。

(摄影:夏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