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新闻网
滚动新闻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教育频道 > 教育资讯 > 正文:

衡阳市第二十中学王再平:用心陪伴、用情付出 用实干诠释教育家精神

2024-07-03 16:11:39   来源:中国衡阳新闻网   作者:宜婧
分享到:
 

衡阳新闻网讯 通讯员宜婧报道 随着2024年高考成绩的揭晓,衡阳市第二十中学(船山英文学校)再创立校以来高考新辉煌。三年前,以中考成绩698分入校的学子们,经过三年的辛勤耕耘,如今在高考的舞台上大放异彩,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众多学子凭借出色的表现,成功跨越了大学的门槛,圆了自己的大学梦。令人瞩目的是,2101班李东明同学喜获617分的佳绩,2101班实现百分之百本科上线!2024届学子的佳绩是高三教师团队创造的奇迹,其中有一人功不可没,那就是高三教师团队的带头人——王再平。

王再平是衡阳市第二十中学(船山英文学校)分管教学的副校长,也是高中部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从教三十余年来,他一直以严谨认真的态度奋战在教学一线。工作中,他讲方法、重策略,因事而为、因人施策、智慧作为、充满干劲,深受同事认可、家长赞誉和学生爱戴。因业务能力突出,先后获得“衡阳市高中语文学科带头人”“衡阳市教育科研工作先进个人”“衡阳市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

以爱浇灌,潜心育人

“好老师一定做知人知任的活菩萨,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理解学生的情感,包容学生的缺点和不足,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长处和闪光点,让所有学生都成长为有用之才。”王再平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王再平深知,教育的目的远不止于知识的传授,它更是对人格的塑造与情感的培育。作为2101班的班主任,他始终秉承着“严中有爱”的原则,在学习上严格要求学生,在生活上关心关爱学生,坚决不放弃班上的任何一人。对待班级中的特殊学生,他总是多关心,多照顾,多引导,用温情与关怀润泽学生的心田。对于家庭条件较为困难的学生,他不遗余力地为他们申请助学金,帮他们解除后顾之忧;对于在课堂上犯困打盹的学生,他不厌其烦地善意提醒;对于心态不稳的学生,他频频找他们谈话,帮助他们重拾信心……在他的智慧管理下,他所带的2101班逐渐形成了民主气氛热烈、自主意识浓厚、事事讲规矩、人人讲原则、件件讲落实的良好班级氛围,为班级的良性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温情陪伴,以校为家

虽然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班级管理工作繁重复杂,但他永远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做到的他首先做到。每当推开2101班的后门,总有一抹熟悉的身影坐在教室最后一排那个不起眼的位置上。“高三这一年,班主任要做教室的守门人,守着他们,陪着他们。”王再平如是说。

从冬去到春来,从清晨到夜晚,王再平始终坚守在教室的最后一排,默默注视着学生们的学习状态,关注着他们的情绪变化。他时常在课间与学生们交流谈心,了解他们的困惑和需要,为他们提供及时的帮助和指导。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激发、遇挫后的鼓励教育、高考冲刺阶段的心理疏导等工作,他都做得游刃有余。白天忙碌似陀螺,晚上查寝至深夜,披星戴月已经成了他固定的生活节奏。

查寝结束后,王再平并没有选择回家休息,而是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将沙发作为简易床,将办公室变成了自己的卧室。他深知高三学生的压力与不易,因此选择留在学校与他们共度每一个夜晚,为他们提供精神上的支持和陪伴。教室与办公室,已成为他守护学生的双重阵地,也成为学生们心中最温暖的港湾。王再平的坚守与付出,是对学生成长的责任和担当的体现。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教育的真谛——用心陪伴、用情付出。

狠抓落实,不留死角

王再平常说:“高三教师要做敢死队员,不给自己留退路,也不给学生留退路。”他要求每一位教师在高三这个关键时期,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同时也要以更严格的标准要求学生,狠抓落实,不留死角。

针对学生的弱科问题,他坚持有的放矢、循序渐进。英语弱科他督促学生积累词汇;数学弱科他督促学生错题重做;物理弱科他强调思维建设;化学弱科他指导建立知识框架;生物弱科他强调知识记忆。经过一段时间的狠抓落实,学生们都在自己的弱科上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正是因为王校长的这样一份坚持,2101班才能实现百分之百上线的骄人成绩。

一张简易床,一间办公室,一颗爱生如子心,一份以校为家情。王再平用真情托起学生的明天,用奉献筑起船英的未来,用实干诠释教育家精神,用力行彰显“船英大先生”的风采。他一直是那个走路带风,充满干劲,不知疲倦的王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