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新闻网
滚动新闻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本土 > 资讯 > 正文:

方富贵|时光深处的夏夜

2025-02-09 17:02:31   来源:中国衡阳新闻网   
分享到:
 

■方富贵

时光深处 郭兴成摄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夏天,骄日似火,湘南小村闷热得像个大蒸笼,让人喘不过气来。在那个没有电视机、电风扇,更别提空调的农村,禾坪成了村民夜晚消暑的唯一去处。

夜幕刚垂下,蚊子就“嗡嗡”地倾巢而出,像一支来势汹汹的小部队,扰得人不得安宁。月初那前半夜,没有月亮,星光淡淡满天闪,手中的蒲扇有一下没一下地挥动,驱赶着这些恼人的小家伙。过一阵子,蚊子少了许多,大伙陆陆续续地往禾坪赶,一时间,静谧的夜晚热闹了起来。

这边,一位白发大爷扛着一把老旧的竹椅子,迈着缓缓的步子,嘴里还哼着不成调的小曲儿,那神态带着几分悠闲与惬意;那边,几个年轻小伙子合力架着一块厚重的门板,喊着号子,“一二,一二”,门板重重地落在禾坪上,扬起一阵尘土;还有些妇女,抱着卷好的席子,一路唠嗑家长里短,走到禾坪上找个宽敞地儿,把席子平平整整地铺开。不大一会儿,禾坪上就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凉席、竹椅、门板,男女老少都聚在了禾坪上,欢声笑语渐渐回荡在夜空中。

时光记忆 刘东华摄

大家刚坐下,就有人扯着嗓子喊:“哎,阿华,昨天讲到火烧赤壁,今儿该空城计了罢!”众人纷纷附和,声音里满是期待。我一听,心里头满是成就感,胸脯挺得高高的,忙应道:“好嘞!”我从小就痴迷连环画和小说,那些精彩绝伦的故事像刻在脑子里似的,过目不忘。当下,我清了清嗓子,讲起《空城计》,“话说那司马懿领着十五万精兵,个个身披重甲,手持利刃,气势汹汹地杀向西城……”晚风忽然卷起我的汗衫下摆,人群里的煤油灯也跟着晃了晃。三狗爹的门板咯吱响了一声,周家婶子怀里的胖丫头吮着手指头,眼睛瞪得溜圆,一眨不眨地盯着我,可爱极了。

当讲到诸葛亮淡定自若地坐在城头抚琴,司马懿大军在城下踌躇不前时,整个禾坪瞬间鸦雀无声,大伙都屏气敛息,眼睛瞪得更大了,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就在这紧张的氛围中,不知谁家的老黄狗蹿进人群,撞翻了吴寡妇的针线筐。五颜六色的线团滚到煤油灯下,小花她们几个丫头片子哧哧笑着去追,绣花鞋踩得尘土飞扬。二叔公的烟袋锅重重磕在竹椅上:“消停些!正到要紧处呢!”

我故意拖长调子,“且看那诸葛孔明……”说着,我猛地一拍手,模仿着司马懿退兵时的慌乱模样,手舞足蹈起来。众人先是一愣,随即哄堂大笑,有的笑得直拍大腿,有的笑得前俯后仰,连眼泪都笑出来了。

故事讲到“死诸葛吓走活司马”时,大伙又是一阵惊叹,啧啧称奇,仿佛亲眼瞧见了那戏剧性的一幕。突然,三狗跳了起来:“阿华哥,你骗人!人死了,咋还能骑马?”话音未落,人群里炸开哄笑。二叔公的烟袋杆子作势要敲他,被吴寡妇用线团挡下了,“小孩子,懂什么,听故事嘛!”

时光渴望 刘东华摄

月亮悄没声儿地爬上了中天,洒下银白的光,照亮了整个禾坪。这下,可成了小伙伴和小姑娘们的欢乐天地。女孩子们拿出自己用布缝的毽子,轻盈地踢起来,五彩的毽子上下翻飞,像只欢快的小鸟,在夜空中划出一道道美丽的弧线。她们边踢边数:“一个、两个……”脸蛋红扑扑的,笑容比月光还灿烂;男孩子们则热衷于 “踢房子”,用石子在地上画出一个个方格子,单脚跳着,把瓦片踢进格子里,要是不小心踩线了,就懊恼地直跺脚,惹得旁人一阵打趣。还有玩“捉迷藏”的,一个小孩蒙着眼,嘴里念着:“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其他人“哗”地一下四散开来,躲在草垛后、树背后,捂着嘴,憋着笑,就盼着不被发现。忽然,西头传来“哗啦”声,四牛从草垛后头钻出来,头顶还粘着几根麦秸,模样滑稽极了。不用问,准是躲迷藏不小心撞翻了腌菜坛子。他挠挠头,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那笑容在月光下显得格外纯真。

湘南记忆 刘东华摄

露水悄悄爬上草席边沿时,三狗爹的门板已经响起鼾声。小花的毽子不知何时落在我脚边,五彩鸡毛被夜露浸得在月光下闪着微弱的光泽。周老记摸出最后一把炒黄豆,腰间铜钥匙的叮当声混着细碎的咀嚼,在夏夜里荡开一圈圈涟漪。

那一个个乡村夏夜,就像一首首欢快的歌谣,在岁月里悠悠传唱,承载着无尽的乐趣与温情。每当回忆起那些美好的时光,心中总会涌起一股暖流,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充满欢声笑语的禾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