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影灯下的生命摆渡人——记衡阳市妇幼保健院麻醉手术科护理团队
衡阳新闻讯 通讯员谢芬 记者唐家华报道 在衡阳市妇幼保健院,有这样一支队伍,她们“以专业守护生命,用奉献诠释担当”,手术室的昼夜光影中,以“零差错”的精准和“无停歇”的坚守,筑起母婴安全的生命防线。她们就是麻醉手术科护理团队,由15名护理骨干组成,年均护航万余台手术,抢救成功率高达100%,用青春与热血诠释着新时代护理人的使命。
战“疫”十二时辰:口罩压痕下的新生希望
2022年疫情最严峻时,护士长谢芬带领14人突击队按下红手印,14天闭环奋战。防护服内汗水浸透刷手衣,N95口罩在器械护士王宁耳后磨出血痂,她却用纱布一缠,继续完成5台急诊剖宫产。“听到宝宝哭声,脸上刺痛都忘了!”这支“口罩天使团”最终护航23名新冠阳性产妇平安分娩,实现医护人员与孕产妇“零感染”双重奇迹。
17分钟生命决战:56把器械托起血色黎明
“血压60/30!胎儿心率骤降!”2024年9月,凶险性前置胎盘产妇张女士瞬间失血2000ml。护理组长匡秋香闪电配合麻醉医生启动自体血回输,巡回护士周娅双手同时开通4条静脉通路,器械护士蒋捷以“盲配”速度精准传递56件器械。多学科团队与死神赛跑,从划皮到胎儿娩出仅用5分钟,17分钟彻底止血,最终将产妇从“鬼门关”拉回。
25年“站台”:最后一台手术的跪姿教学
46岁的刘夏英主管护师,主动申请坚持晚夜班,仍执守手术台。完成第8台剖宫产时,腰椎间盘突出的剧痛让她跪倒在地,却坚持指导新人:“止血钳45度角递,动作要带力度!”她手写的那一本本厚实笔记本,字字浸透25年临床智慧,如今已成为年轻护士的“掌中宝秘籍”。
深夜二点的训练场:从屡试屡败到一举夺魁
2024年市手术室护理实践技能大赛现场,由主管护师刘亚凡与护师付欣怡组成的参赛团队以单手“穿针引线”,60秒精准穿针30针的敏捷速度让在座评委惊叹不已,并获得单项第一的好成绩,这项荣誉的背后,是她们从凌晨到深夜二点上百次的反复操练,更是每次失败后“复盘到深夜”的执念。
在这里,监护仪的滴答声是冲锋号,无影灯的白光是战甲。她们在血与汗中锤炼技术,在笑与泪中敬畏生命,让南丁格尔的灯光,永远照亮新生的征程。
衡阳市妇幼保健院麻醉手术科护理团队由15名护理骨干组成,成员均为本科及以上学历,11人获省级专科护士认证。团队始终秉持“母婴安全高于一切”的理念,在医疗、学术、行业引领等方面展现出卓越实力。
精益护航,践行生命至上
近三年来,团队完成妇科肿瘤、剖宫产等各类手术20000余台,Ⅲ、Ⅳ级高难度手术占比达5%。成功抢救百余名危重患者,保持100%抢救成功率,连续3年患者满意度超98%,实现连续10年护理质量与安全“零事故”。
前沿技术,守护高危母婴:创新推行“5分钟即刻剖宫产应急流程”,成功挽救百余例胎盘早剥等危急重症病例,新生儿窒息率下降40%;在衡阳市率先协助开展“术中自体血回输技术”,为近百名凶险性前置胎盘产妇保驾护航。
多学科协作,突破生命禁区:联合多科室建立“围术期一体化急救体系”,成功救治百余例妊娠合并复杂病症患者;打造“产后出血手术护理标准化操作清单”,构建急救高效模式;与外科、五官科组建“ERAS团队”,使患者平均住院日缩短2.5天。
人文关怀,彰显专业温度:构建“术前访视-术中温暖-术后回访”全流程关怀体系,针对高危人群开展深静脉血栓防治与压疮干预。创新打造儿童友好型“温暖手术室”,独创“糖果·玩具”二维联动人文护理体系,使患儿术中配合度提升55%,术后医疗恐惧症发生率降低40%。
深耕学术,驱动专业进阶
团队以科研创新为驱动,锚定妇幼手术护理前沿领域,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格局。近三年,主持省级重点科研课题《限制性补液策略在产科自体血回输中的观察》,研究成果有效提升高危产妇围术期液体管理精准度;发表8篇高质量学术论文,覆盖妇科腹腔镜并发症防治、新生儿围术期护理等核心议题,为临床实践提供循证依据。
技术革新方面,团队自主研发2项实用新型专利——《一种截石位腿部托架体位垫》优化手术体位安全性,《一种硬膜外导管连接头固定贴》降低麻醉管路风险,专利成果在省内外10余家妇幼机构推广应用。参编《全科护理实用技术探究》等两部行业专著,深度参与专科护理标准制定,推动学科理论体系完善。
凭借持续创新与卓越成果,团队斩获湖南省医院创新与卓越服务典型案例竞赛优秀奖省级荣誉1项、市级奖项5项,并在全国医院第九季改善医疗服务行动擂台赛中荣获优胜奖。团队核心成员担任湖南省手术室护理学会、市麻醉护理专委会等5个专业委员会委员,通过学术平台牵头制定区域妇幼手术护理技术规范,以科研实力与行业影响力引领妇幼护理领域高质量发展。
辐射引领,赋能行业提升
团队以“传帮带”为己任,充分发挥专科护士的专业优势,积极推动区域妇幼护理事业高质量发展。近三年,围绕母婴安全、儿童围术期护理等主题,开展线上线下科普公益活动30余场,惠及群众超5000人次;依托市级重点专科平台,开设基层护理骨干进修班,通过理论授课、手术跟台实践、案例研讨等形式,为200余名基层医院护理人员提供系统化培训,助力提升其专科护理技能与应急处置能力。
同时,团队定期组织专家深入县域及社区医疗机构,开展学术讲座15场、手术示教20余次,将“5分钟即刻剖宫产应急流程”“ERAS围术期护理方案”等创新技术与标准化操作规范进行推广;通过建立远程指导机制,实时为基层医院提供疑难病例会诊与技术支持,切实解决基层护理工作中的实际难题,为推动区域妇幼护理服务均质化发展贡献力量。
未来,团队将持续深化“技术+人文”双核驱动,积极探索5G远程手术协作、AI风险预警等智慧护理模式,以更前沿的技术、更温暖的服务,为母婴健康筑起更坚实的生命防线,践行“用专业守护生命,用爱心温暖希望”的永恒承诺,引领妇幼麻醉手术护理事业迈向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