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新闻网
滚动新闻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本土 > 资讯 > 正文:

衡南县谭子山镇:“河长恳谈会”聚民智促治理

2025-07-11 20:15:47   来源:中国衡阳新闻网   作者:肖静 郑力玮
分享到:
 

衡阳新闻网讯 通讯员肖静 郑力玮报道 在湖南省衡南县谭子山镇清花河畔,一场别开生面的“河长恳谈会”正在举行。衡南县谭子山镇党委书记、乡级总河长陈昊同村民围坐一起,认真聆听大家对治理母亲河的意见、建议。

2021年以来,谭子山镇创新推出“河长恳谈会”治理机制,以一场场扎根河畔、汇聚民智的恳谈,激活了河湖基层治理源动力。

基层治水有需求

清花河贯穿衡南县岐山、泉湖、谭子山三镇,是蒸水支流,曾面临治水条块分割、力量分散、末端乏力等问题。谭子山镇创新推出的“河长恳谈会”治理机制,构建了乡、村两级河长协同体系,彻底打通基层河湖治理“最后一公里”。

乡级总河长陈昊牵头,召集乡级河长、村级河长、“民间河长”和“乡贤能人”围坐恳谈,共商基层治水大计,现场勘察河湖污染源、垃圾倾倒点等“病灶”,形成“问题发现—现场研判—责任认领—限时整改”的闭环流程。

“过去,河湖治理存在‘上热中温下冷’现象,现在基层乡村河长、‘民间河长’和群众同坐一条板凳,问题当场拍板,责任立即明确。通过恳谈的方式,最大限度把基层党组织和群众动员起来、组织起来、凝聚起来,把基层治水的问题解决在一线。”陈昊说。

“民间河长”发挥积极作用

张光忠是湖南省“最美河湖卫士”,也是谭子山镇清花河“民间河长”。他坚持每天骑车巡河,不时停下来拍照记录问题,清理垃圾。“我不仅是河道‘哨兵’,更是恳谈会上的‘智囊团’成员。”他参与制定的沿河养殖规范被纳入镇级治水方案。像张光忠这样的“民间河长”,谭子山镇有5名,他们提供的多条建议转化为具体治理措施。

护河志愿者群众队伍深度参与治理。256名村民组成“清花河卫士”志愿服务队,全程参与河湖问题排查、方案研讨和效果监督。在最近的一次恳谈会上,志愿者提出的“生态净化水质”方案被采纳,实施后河道自净能力显著提升。谭子山镇建立了“问题发现—方案制定—群众评议”机制,恳谈会参与人员签字形成最终的《决议事项清单》,实现河湖治理决策村民制定、村民支持。

幸福河湖展新颜

走进清花河谭子山镇河段,水面波光粼粼,两岸桂花、水柳形成绿色生态廊道。优美的景色离不开“清单管理+全程跟踪+群众监督”的河湖治理模式。每项整改任务明确责任人、完成时限,谭子山镇河长办实时督办,整改结果需经“民间河长”现场核查签字后方可销号。

河长恳谈机制运行以来,谭子山镇已召开恳谈会162场次,1302人次参加,协商解决水污染等问题200余起;针对骨干塘水质超标问题,推动96户规模养鸭户退养,投入资金26万元推进沿河“厕所革命”,从源头截断污染链;清理河湖库“四乱”(乱占、乱采、乱堆、乱建)问题35处,有效提升河道行洪能力。

“河长恳谈会”将涉水矛盾和治水事务,在镇内、村内解决,真正在治水领域发扬了“枫桥经验”,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如今,清花河谭子山镇河段水质持续改善,沿岸村民对河道环境满意度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