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目明尔来”再次荣获2024年衡阳市“守合同重信用企业”称号
衡阳新闻网讯 记者卢幼莲报道 近日,衡阳市石鼓区目明尔来低视力康复中心被授予2024年衡阳市“守合同重信用企业”,这已是该中心连续第四年获此殊荣。这份荣誉不仅是对“目明尔来”过往经营的高度肯定,更是对其多年来在青少年视力矫正康复领域坚守诚信、深耕专业的有力见证。
“目明尔来”是一家专注于为青少年儿童提供视力矫正康复服务的专业机构。在青少年近视问题日益突出的当下,“小孩近视”成为众多家长的痛点。余瑞云对此深有感触。2011年,她的女儿获得长沙市一中高中实验班保送资格,但读完初中后却戴上了475度的眼镜。余瑞云意识到,如果不加以干预,女儿高中后可能需要戴800多度的眼镜,很多好专业都将无法报考。于是,她咨询了相关专家,通过视功能训练,女儿的视力从0.08上升到 0.4,并持续保持稳定。这次经历让余瑞云决心从事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她开启了漫长的求学之路,并于2011年创立了“目明尔来”,希望能帮助更多孩子。
走进“目明尔来”,一面面康复孩子父母送来的锦旗挂满了墙壁,不少孩子正在这里接受视力康复训练。其创始人余瑞云正在为都司街小学的欢欢同学检查视力。经过一系列训练,欢欢的单眼视力从之前的0.6提升到了2.0。余瑞云叮嘱她仍然不能放松,要继续用中医手法做按摩,以巩固视力恢复成果。
在“目明尔来”的视力健康档案里,记录着一个个令人欣喜的康复案例:凯杰小学的浩浩同学通过9次经络疗法,裸眼单眼视力从0.6达到1.5;人民路小学的成成同学,通过15天的治疗,视力从0.6 提升到1.5;船山实验小学的桐桐同学,在医院裸眼0.5屈光1.5度,通过一段时间的视功能训练后,裸眼1.0屈光0.5度。看到孩子们的视力恢复,余瑞云比孩子们还高兴。
“目明尔来”的训练效果让众多家长惊叹不已。郑先生是一位退休医生,半个月前,他带着女儿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走进了“目明尔来”。没想到,仅仅十来天,女儿的单眼视力就从0.4提升到了0.6。“效果确实好!”郑先生竖起大拇指说道。
在“目明尔来”,还有一位家长和孩子一起参加训练。孩子从去年的裸眼视力0.5提升到了现在的裸眼单眼1.5,而妈妈的左眼因小时候受过伤,视力曾一度受损,几乎连视力测试表的第一排都看不清楚。如今,借助高科技明目贴,她的视力已经恢复到了0.3,即能看到第六排。面对这样的改变,这位家长由衷地表示:“效果好不好,结果会说话!”
青少年儿童视力矫正康复是一项专业且精细的工作。为了提升治疗效果,“目明尔来”在硬件和软件上都下足了功夫。一方面,他们不惜重金购买先进的眼康治疗仪等仪器设备;另一方面,不计成本强化员工专业技能培训提升。近年来,余瑞云还开始钻研中医知识防控近视。她介绍,中医认为青少年儿童近视多以肝肾不足或心胆气虚为基本病机,与脏腑阴阳失调及气血功能紊乱密切相关。通过中医按摩等治疗,可以改善矫正视力、延缓近视病程、缓解眼睛不适症状,还能降低眼疾恶化风险。
10多年来,“目明尔来”始终秉持诚信经营的核心理念,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他们先后走进社区、中小学校及幼儿园,开展眼健康知识讲座100多场次,为10万余人次进行视力筛查,为3000多名青少年提供专业的近视、弱视、斜视、散光康复矫正服务。
在公益事业方面,“目明尔来”也不遗余力。该中心为人民路小学、都司街小学、船山英文学校小学部免费安装了价值11万多元的智能动态电子视力表,为石鼓区多所小学捐赠了价值7万多元的坐姿矫正器。新冠疫情期间,“目明尔来”为困难家庭的孩子捐赠了200多副近视防控眼镜,并免费为数位困难家庭的孩子提供视功能训练,用实际行动彰显了企业的担当与爱心。
凭借诚信经营和专业服务,“目明尔来”收获了诸多荣誉,连续多次被评为市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先进单位、市守合同重信用企业,还多次荣登衡阳慈善排行榜。
“目明尔来”的老员工罗金凤见证了中心的发展历程。她表示:“我见证了众多视力出现问题的小学生和社会人士苦着脸来、满意而去。即使在困难时期,中心也一样守合同、重信用,诚信经营,我为能是其中的一员感到自豪。”
面对青少年近视防控日益严峻的形势,余瑞云呼吁,青少年视力问题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近视防控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家庭、学校、医疗卫生机构等各方携手合作,共同为青少年视力健康保驾护航。同时,要不断提升青少年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才能守护好孩子们“心灵的窗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