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新闻网
滚动新闻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本土 > 资讯 > 正文:

李燕飞:“优势档案”发现“美” 依托妙招巧助残

2025-08-14 17:27:11   来源:中国衡阳新闻网   作者:周旭峰 周孝芳
分享到:
 

个人名片

李燕飞:湖南祁东人,中共党员,法律专业本科学历,持中级社工师、教师资格证、老年人能力评估师(高级)、残疾人就业辅导员等专业能力证书,现任祁东县同德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主管。从业6年以来,主要从事民政救助、残障等领域的一线社会工作服务,直接服务残疾人2300人次,先后两次参加湖南省(省民政厅、省残联)督导助理培养,均获得“优秀学员”称号;拥有4年以上的项目管理经验,3年以上督导社工站项目及残疾人托养项目经验。2022年带领团队实施的“城心相伴”留守儿童支持项目获衡阳市民政局“优秀项目奖”;2024年带领团队策划的居家养老服务项目获衡阳市人社局“创翼之星”奖;2025年获得衡阳市民政社工站“优秀社工”称号,始终坚守“助人自助”初心,以专业赋能开拓帮扶新路径,靠创新思维破解服务困局。

衡阳新闻网讯 记者周旭峰 周孝芳报道 在欢笑声和掌声中,祁东县同德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举办的“以书为桥・爱伴同行”读书活动落下帷幕,服务中心的40名智力、精神及肢体残疾托养人员在社工的引导下,在书香与陪伴中感受到了阅读的力量。回到自己的工位上,服务中心主管李燕飞打开电脑点开了“托养对象优势档案”,认真记录下“小鹏不仅爱好唱歌,也愿意静下心来阅读,可以定期和他交流读书心得,督促他通过阅读积极面对生活。”“小鑫最近变化很大,能主动配合我们整理书籍、清扫书架,这种行为非常值得鼓励……”

图片

▲李燕飞陪伴托养对象开展阅读活动

“优势档案”叩开助残服务的新“大门”

2022年的初秋,李燕飞刚刚与乡镇民政社工站的四年工作时光告别,来到了祁东县同德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还记得当时,阳光透过玻璃窗洒在地板上,几个残疾人托养对象或沉默地坐在角落,或机械地摆弄着手指,我尝试用最温和的笑容与他们打招呼,得到的回应却寥寥无几。那一刻,有些无力,有些黯然。”回忆起当时的情境,李燕飞对即将面对的40张陌生面孔,充满了忐忑与不确定,“残疾人日间托养服务”在她的脑海中尚且是教材里的理论知识。

初识19岁的小宇时,因为脑瘫导致他说话含糊、行走不便,连饭都要家人喂。三年时间的陪伴,小宇在李燕飞和团队的努力下,逐渐敞开了心扉。从最初的不愿意与人交流,到慢慢开始尝试参与一些集体活动。李燕飞注意到小宇很细心,对收纳物品、整理书籍特别感兴趣,虽然动作笨拙,但那份投入却令人动容。于是,服务中心特意开辟了一个“小宇图书角”,他每天都会认真地给书籍分类、贴标签,小宇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眼中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美好事物的热爱,这种纯粹的喜爱让服务中心图书室充满了温暖的气息。

于是,李燕飞开始期盼找到更多的“小宇和他的图书角”。她细致地记录下托养对象的兴趣、特长和进步,哪怕只是微小的改变,都会被认真标注。根据他们的基本信息,观察、分析每个人的性格特点、技能特长,基于这些个人优势,设定短期和长期的发展目标,如提高某项技能、参与社会活动、实现职业转型等。

图片

▲李燕飞与托养对象一同开展音乐活动

每当有空闲时间,她就会翻阅这些资料,思考如何更好地激发每个人的潜能,李燕飞将这些资料称为“优势档案”,帮助托养对象更好地认识自己,发挥潜能,提升自信心和生活质量,同时,也为社工们提供了个性化的服务依据。

“小林会修收音机”“刘阿姨擅长叠纸鹤”“阿文能准确记住每个人的生日”……李燕飞转变思路,避开托养对象的“缺陷”,而是发现并记录他们的“闪光点”,当她放下“救助者”的姿态,每一次记录,都是对托养对象潜力的肯定,也是李燕飞内心希望的萌芽。她坚信,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优势,正是他们融入社会的桥梁。

让“潜能”种子在大家心中生根发芽

2024年,李燕飞被任命为服务中心主管,身份的转变带来了新的挑战。李燕飞推出了“潜能工坊”计划,该计划旨在通过手工制作、园艺养护、计算机技能培训等一系列工坊实践活动,让托养对象在实践中挖掘和提升自己的潜能。在“潜能工坊”里,托养对象不再是被动接受帮助的群体,而是主动探索、自我成长的主体。李燕飞鼓励大家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形成了一个温馨、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图片

▲李燕飞组织托养对象、工作人员参加“季度生日会”活动

老陈患有精神障碍,总说自己“一无是处”,却在园艺课上展现出惊人的天赋。他能准确说出每种植物的习性,种的多肉总是长得特别好。后来,他负责的“阳光种植园”成了中心的亮点,甚至有工作人员都会向他请教种植技巧。

小鑫曾是一名优秀的大学毕业生,26岁时因患罕见病影响了肢体行动和言语能力,曾一度自闭在家不肯与社会接触。来到服务中心后,在李燕飞的关注鼓励和支持下,小鑫逐渐鼓起勇气,开始尝试涉足拍摄和剪辑短视频的新领域。经过一段时间的不断学习和实践,技术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如今已经能够娴熟地掌握各种拍摄和剪辑技巧。不仅如此,小鑫甚至偶尔还能为李燕飞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建议和指导,共同进步。

图片

▲李燕飞组织托养对象开展“携手同行·共筑残障梦——2024年度残疾人日间托养总结会”

李燕飞认为,无论面临怎样的困境,人人都拥有着未被发掘的潜能,托养中心的陪伴和引导,像是温暖的阳光和雨露,滋养着这些“潜能”的种子,让它们在心田生根发芽。在这里,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展现自己的价值和魅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潜能的种子逐渐茁壮成长,开花结果。服务中心的每一个角落,都洋溢着自信、希望和快乐的氛围。未来的路还很长,李燕飞会继续带着这份初心,以优势为笔,以真诚为墨,在助残服务的画卷上,描摹出更多生命绽放的模样。因为李燕飞始终相信,每束微光都值得被看见,每个生命都能向阳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