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湘区红湖逸夫小学开展“巧手制香囊 欢乐迎中秋”传统文化实践活动
衡阳新闻网讯 通讯员张玉婷报道9月29日,蒸湘区红湖逸夫小学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巧手制香囊 欢乐迎中秋"实践活动,通过沉浸式体验让同学们感受传统节日的文化魅力。
活动在充满诗意的文化课堂中拉开帷幕。老师们精心准备了多媒体课件,生动讲述了中秋节的起源传说、传统习俗与文化内涵。从"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到"举头望明月"的经典诗句,孩子们在诗词吟诵中感受着中秋的浪漫情怀。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老师们还结合《楚辞》等古籍记载,介绍了中秋佩香囊这一传统习俗的历史渊源。
在中医药文化体验环节,老师们展示了艾叶、丁香、薄荷等多种中草药,详细讲解其药用价值与配伍原理。同学们通过"闻香识药"的互动游戏,辨识不同药材的独特香气。"原来艾草不仅能驱蚊,还能安神助眠!"四年级的王同学兴奋地与同伴分享新学到的知识。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让传统中医药文化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制作环节中,老师们首先示范了香囊制作的完整流程。同学们领取到预先准备好的香囊布袋后,根据个人喜好精心搭配药材组合。有的选择清心安神的配方,有的偏爱提神醒脑的搭配,在老师的指导下将药材研磨、混合后装入香囊。五年级的李同学骄傲地展示作品:"我在香囊里放了桂花和艾草,既有节日气氛又有保健作用!"活动现场弥漫着草药的芬芳,洋溢着欢声笑语。
活动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这是他们度过的最特别的中秋节前奏。"以前只知道中秋节要吃月饼,今天才发现还有这么多有趣的传统文化。"六年级的张同学感慨道。该校德育负责人陈建意表示,此次活动是学校"传统文化进校园"系列的重要一环,通过动手实践让抽象的文化概念变得可触可感,有效增强了学生的文化认同感。
据悉,该校将持续开展节气课程、非遗工坊等特色活动,以多元化的教育形式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文化自信的种子在青少年心中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