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评中国丨解锁湘超“破圈”背后的密码
文/朱韵
继苏超、赣超掀起地方足球热潮后,湘超以“后来者居上”之势强势突围。自9月7日开幕以来,湘超话题热度、观赛人数与社会影响力持续攀升,将地方足球赛事变成全网追更的“文旅综艺”。这份热度并非偶然,而是多重优势精准叠加的结果,背后的“流量密码”可从四大维度拆解。
政府高位推动,顶层设计筑牢根基。湘超的起点,便自带“高规格基因”,由湖南省政府指导、省体育局主办,将赛事明确为“展现湖南形象、激活体育消费”的省级战略抓手。筹备阶段,省长毛伟明主持省政府常务会议,敲定赛事规划与传播策略;揭幕战上,副省长开球,用实际行动传递对赛事的重视;各赛场,市州主要领导坐镇观赛,这种“自上而下”的推动,既赋予赛事规范的组织架构与充足保障,更带来“官方背书”的公信力,为热度发酵打下坚实基础。
湖湘精神赋能,文化基因点燃热血。湘超的核心吸引力,在于它是湖湘精神的“活态演绎”。“吃得苦、霸得蛮、耐得烦”的基因,从曾国藩“屡败屡战”、左宗棠“抬棺出征”的坚韧,到毛泽东“敢教日月换新天”、彭德怀“谁敢横刀立马”的壮志豪情,如今在绿茵场展现得淋漓尽致。永州队客场对阵张家界时,上半场2球落后仍死磕,最后10分钟连扳2球逼平对手,球迷呐喊震彻球场;长沙队球员膝盖擦伤后简单包扎,补时阶段绝杀跪地怒吼,成为全网热传的“热血名场面”。这种“每球必争”“每秒必抢”的态度,让观众在看球时,更能感受到文化共鸣。
文娱矩阵加持,爆款逻辑重构传播。湖南作为文娱大省,将综艺爆款经验复制到湘超中,构建“全方位传播矩阵”。渠道上,湖南卫视、芒果TV双平台同步直播,配套超高清设备与专业解说,呈现世界杯级转播质感;联动14市州电视台、300余家媒体组建“湘超传播联盟”,抖音开设话题挑战赛,实现“电视+网络+短视频”全覆盖。内容上,精准捕捉热梗,“永州挂票”单日播放量破5000万,官方顺势接梗推出挂票使用指南;“湘潭球迷带走垃圾”话题超1200万播放,彰显文明观赛形象。这些热梗让赛事变成“有温度的文化符号”,成功破圈。
文旅深度融合,赛事激活城市消费。湘超是激活文旅消费的“新引擎”,实现“体育+经济”双向赋能。多地推出“票根经济”,凭门票或票根可享吃喝玩乐优惠。据相关媒体报道,长沙将赛事与星城夜经济联动,揭幕战带动消费超4.4亿元;邵阳、湘潭借“E踢C”(车牌代码)对决,推出景区套票,跨市旅游人次增20%;张家界将赛事与山水结合,吸引游客为看球而来、为风景而留,核心景区客流增18%;怀化在赛场外搭非遗集市,侗族织锦、酸汤鱼吸引球迷,非遗销售额涨30%。这种“一地一特色”模式,让湘超成为串联湖南山水、文化、美食的“流动名片”,真正实现“以赛促旅、以旅带消”。
从顶层设计到文化共鸣,从传播创新到文旅融合,湘超“破圈”本质是踩中“地方特色+大众需求+产业融合”的脉搏。这证明,地方体育赛事只要扎根本土、链接民生、打通产业链,就能成为“现象级IP”,为民间体育赛事发展写下可复制的“湖南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