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泉润民心 担当践初心——衡山县农村饮水保障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成效显著
衡阳新闻网讯 记者刘烨报道 秋日的衡山大地,层林尽染,一片丰收景象。比这景色更动人的是萦绕在千家万户灶台间的汩汩清流,是洋溢在村民们脸上心满意足的笑容。一场聚焦农村饮水保障突出问题的专项整治攻坚战在这里深入推进,一股股“放心水”“幸福水”正源源不断地流入农家,诉说着衡山县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生动实践。
高位推动,以“铁腕”摸清底数
农村饮水安全,事关民生福祉,是乡村振兴的底线任务。面对历史遗留的“饮水难、质量差、收费乱、管护弱”四大核心问题,衡山县委、县政府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强烈的使命担当,将专项整治作为重大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来抓。迅速成立由水利、发改等8部门组成的突击战工作专班,高频次召开专题调度会,精心印发《整治工作方案》。县水利局率先垂范,牵头组建4个指导组,扑下身子,沉到一线,对全县12个乡镇、153个行政村(社区)及38处集中式供水工程展开拉网式排查。累计走访农户125户、抽检水样67份。一串串数字背后,是工作队员们的辛勤汗水,更是衡山县彻底摸清农村饮水保障家底、不留死角盲区的决心。一场覆盖全域的“饮水保卫战”就此打响。
靶向攻坚,以“速度”回应期盼
衡山水利局副局长阳煜宇表示:在解决农村饮水保障突出问题上,衡山县坚持“发现一个、整改一个、销号一个”的原则,集中力量攻克了一个个长期困扰群众的饮水“顽疾”。
镜头一:开云镇九龙村的“衡山速度”
“现在水龙头一拧,清亮的自来水就来了,再也不用为吃水发愁了!”开云镇九龙村南冲组村民阳玉贵望着自家灶台上哗哗流淌的自来水,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就在数月前,这里的46户160余人还饱受季节性缺水的困扰。3月28日,省委第十四巡视组将此问题作为立行立改事项交办。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衡山县水利局闻令而动,迅速响应,下沉一线摸底,立即组织制定方案、筹集资金。从规划测量到开工铺设,再到通水到户,仅用短短一个多月时间,总投资17万余元,延伸管网1.8公里,清澈的自来水便流进了家家户户。从问题反馈到彻底解决,如此高效的“衡山速度”,赢得了村民的交口称赞,8月5日,衡阳市水利局局长周志敏再次到现场查看了整改情况并给予了高度肯定。
镜头二:长江镇塌陷区的“攻坚之战”
长江镇原霞流冲煤矿采煤沉陷区,涉及高观、新源、霞流冲村3个村共13个村民小组,约2700人的饮水问题因地质条件复杂、村民居住分散、管网铺设难度大、资金需求多等原因,成为一块难啃的“硬骨头”。省委巡视组高度关注,多次询问整改进度。民之所盼,政之所向。衡山县迎难而上,县长段晓赛亲自调度,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县水利局联合多部门组成工作组,精准划定供水区域,核定覆盖人口,誓言“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让塌陷区群众早日用上安全稳定的放心水,彻底告别饮水困扰“
面对巨额资金需求,创新思路,由县城建投公司从城乡供水一体化专项融资资金中统筹拨付500万元。为抢抓进度,开辟“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绿色通道。8月15日,工程正式启动,采取分段同步施工模式,全力推进。截至目前,已铺设主管网达16000米,进度远超预期,向着11月20日前全面通水的目标奋力冲刺。不久的将来,清澈的城市自来水将滋润这片干渴的土地,终结塌陷区群众“用水难”的历史。
衡山县自来水有限公司经理周沫表示:“长江镇采矿塌陷区供水保障工程,是省委巡视交办的重点整改任务,更是直接关乎3个村、13个组、3000多名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目前,项目稳步推进,已完成总进度的85%,顺利安装供水主管16000米,管网试压、配套设施建设等工作同步有序开展。
镜头三:店门水厂的“蝶变新生”
店门镇党委书记唐卫对记者说:店门水厂作为服务店门镇周边3万余人的老牌水厂在历经多年运行后,面临着设备破损、管道老化、供水量不足、水质不稳等一系列问题。这次集中整治中,衡山县委县政府将店门水厂改造升级列入应急除险项目重点整改对象,特事特办迅速开展整改。
县水利局迅速联合县城建投、县自来水公司,投资398万元将其改造升级列入应急除险项目。一边保障正常供水,一边热火朝天地进行提质改造:新增80吨/小时一体化净化消毒设备,实现制水全自动化;改造沉淀池、无阀滤池;增加抽水设备,一场彻底的“硬件革命”正在让这座老水厂焕发新生,未来,这里流出的将是更稳定、更优质的自来水。
多元投入,以“实效”筑牢根基
资金是保障工程顺利推进的血液。衡山县创新机制,多渠道筹措资金,为农村饮水安全保驾护航。通过整合财政资金、乡村振兴衔接资金、移民后扶资金,积极引入社会资本,鼓励水厂自筹等方式,各级筹集并投入资金约1000万元。这些资金精准投向水源工程建设、供水管网改造、净化消毒设备更新安装以及应急供水保障等关键环节。今年以来,全县新增管网延伸30公里,添置多台一体化消毒净化设备,全自动在线水质检测设备覆盖所有千吨万人水厂,新增集中供水人口千余人,解决季节性饮水困难830人。扎实的投入,换来了供水保障水平的显著提升,衡山县在资金筹措和整改完成率方面均走在全市前列。
常态长效,以“机制”巩固成果
解决当前问题是“治标”,建立长效机制方能“治本”。衡山县明确,各乡镇对农村饮水保障负主体责任,乡镇长是第一责任人,切实发挥主战场作用。各相关部门根据责任清单,履职尽责。对工作推动不力的,严肃追责问责;对不作为、拒不整改或弄虚作假的,按程序移交纪委监委处理,以铁的纪律保障整治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推进。下一步,衡山县还将聚焦设备设施老化、水质不稳定等深层问题,优先推进新桥水厂、白果水厂等一批水质提升项目,总估算投资1430万元,推动全县农村饮水质量再上新台阶。
清泉入户,幸福流淌。衡山县以此次专项整治为契机,不仅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饮水难题,更锤炼了干部作风,密切了干群关系。那流淌在农家院落里的,不仅是甘冽的清水,更是党委政府为民服务的初心,是乡村振兴路上满满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衡山县将继续以水为笔,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描绘出更加绚丽的民生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