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新闻网
滚动新闻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本土 > 资讯 > 正文:

常宁市人民法院丨族亲“热心”帮忙办社保?常宁一男子诈骗同族老人“养老钱”获刑

2025-10-29 17:43:38   来源:中国衡阳新闻网   
分享到:
 

衡阳新闻网讯 近年来,针对老年人的诈骗手段层出不穷。正值重阳佳节,养老诈骗防范警钟再次敲响,一顿家常便饭、一声亲切问候……看似温暖的族亲关怀背后,竟藏着处心积虑的诈骗陷阱,来看本期案例。

基本案情

2023年11月,徐某甲(53岁)以族谱修订的名义接近徐某乙。利用宗族关系取得信任后,徐某甲在徐某乙家中吃饭时,自然而然地聊起了养老问题。徐某乙称其没有退休工资,晚年生活缺乏保障,徐某甲立即表示自己“认识领导”,可以通过特殊关系为其办理养老保险领取退休工资。

面对同族人的“热心帮助”,徐某乙信以为真。自2023年11月至12月,徐某甲以帮助徐某乙办理养老保险的事宜,在徐某乙处骗取共计15000元。然而,徐某甲收钱后,所谓的“养老保险”却迟迟没有下文,最终谎言败露。

2025年4月,徐某甲被抓获到案。

法院判决

常宁法院审理后认为,被告人徐某甲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骗取他人财务,且数额较大,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被告人徐某甲到案后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实,系坦白,依法可以从轻处罚;被告人徐某甲自愿认罪认罚,依法可以从宽处理。综上,法院依法判决被告人徐某甲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五千元,责令被告人徐某甲退赔被害人徐某乙人民币15000元。

法官说法

在此类诈骗中,不法分子往往利用亲戚、同乡、老朋友等特殊身份接近受害者,摸清其实际需求和心理弱点。徐某甲选择以“修订族谱”这一具有宗亲意义的活动为借口,极易降低老年人防备心理,同时准确抓住徐某乙没有退休金、担心养老问题的心理,量身定制骗局。

不法分子将目光瞄准了防范能力较弱的老年人群体,利用亲情牌、熟人牌实施诈骗,不仅侵害了老年人的财产安全,更破坏了社会成员间的信任基础。

法官特别提醒,面对熟人提供的“特殊渠道”,务必保持警惕,多与子女、亲友商量。切勿轻信任何自称能通过非正规途径办理社保的承诺,养老保险的办理有严格的政策和程序规定,不存在所谓的“特殊渠道”或“内部操作”。遇有可疑情况,及时报警求助,守护好自己的养老钱。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