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新闻网
滚动新闻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本土 > 资讯 > 正文:

衡南县云集街道:重阳暖银龄 “三亲”绘善治

2025-10-30 11:39:16   来源:中国衡阳新闻网   作者:成园春
分享到:
 

衡阳新闻网讯 通讯员成园春报道 金菊吐蕊,丹桂飘香,又是一年重阳至。今年重阳节,衡南县云集街道的节日氛围格外浓厚。一场场“我们的节日·重阳”主题活动,既弘扬了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更成为街道运用“三亲”工作法服务群众的生动实践。从为老人义诊义剪到上门走访宣传,从组织文艺联欢到聆听意见建议,街道村(社区)干部以亲近群众的姿态、亲力解难的担当、亲清有为的作风,让老年居民切实感受到温暖,彰显了基层治理的扎实成效。

叩开“心门”,从“走近”到“走进”

亲近群众,不止于物理空间的靠近,更在于情感层面的相融。在堆子岭社区,一场为70岁老人举办的集体寿礼,跳出了简单仪式的框架,成为深度情感交流的纽带。街道和社区工作者不再是单纯的活动组织者,更化身老人们的“临时子女”——他们俯下身倾听老人回忆往昔,细致关切日常生活点滴。一块甜蜜的蛋糕、一句真诚的祝福、一次用心的陪伴,其传递的温情远胜物质馈赠。这场寿礼,不仅叩开了老人家的家门,更叩开了他们的“心门”,标志着基层工作从“走近”群众的物理距离,跨越到“走进”群众内心的情感距离,让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在亲密互动中焕发时代温情。

汇聚“暖流”,从“独奏”到“合唱”

亲力解难,核心在于主动作为,关键是善搭平台、汇聚多方力量。新城社区开展的“情暖重阳·乐享银龄”活动,巧妙串联起社区“小家”与企业“大家”。社区主动担当“链接者”与“催化剂”,亲力亲为穿针引线,引导辖区企业带着资源、怀着诚意融入社区治理。趣味运动中的欢声笑语、土枇杷茶制作时的协作互动、“医保咨询台”前的耐心解答,共同勾勒出“社企共融、工民共建”的和谐图景。基层治理由此打破政府“独奏”的传统模式,形成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大合唱”,一股由各方爱心汇聚的“暖流”精准滴灌至老年群体,有效解决了单靠行政力量难以覆盖的细微需求。

丈量“幸福”,从“普惠”到“精准”

亲清有为,既要饱含服务热忱,更需秉持务实作风,追求实实在在的成效。在云集社区、黄金社区、普贤村等地,重阳节的关怀以更细腻的方式落地。村(社区)“两委”干部穿行于背街小巷、农家院落,深入孤寡、困难老人家中,他们的走访带着明确的“问题意识”与“解决导向”——不仅送上慰问,更细致核查实际情况、现场梳理解决难题,笔记本上记录的是民情,心中盘算的是对策。这些看似微小的服务,如同精准的“尺子”,丈量出老年群体“幸福指数”的真实刻度,将“亲清有为”的要求从普惠式活动组织,深化为对个体需求的精准回应与有效满足,展现了基层治理中难能可贵的“绣花功夫”。

这个重阳节,云集街道以“三亲”工作法为抓手,完成了一次深刻的基层治理实践。它清晰表明:有效的治理,源于真挚的情感互动,成于高效的资源整合,显于精准的服务落地。当传统重阳节被赋予丰富的治理内涵,其光芒不仅照亮了老人的笑脸,更照亮了通往更高水平基层善治的道路。这份在重阳暖意中淬炼的“三亲”经验,正持续转化为推动街道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