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新闻网
滚动新闻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旅游频道 > 衡阳景点 > 正文:

耒阳蔡伦纪念园

2009-09-27 09:14:30      
分享到:
 

 

 

    蔡伦纪念园是我市2001年在原“蔡侯祠”基础上扩建起来的,整个纪念园面积9万多平方米,园内景观主要由主大门、蔡子池、怀圣台、碑廊、手工造纸作坊、六角亭、蔡侯祠、蔡伦墓八大部分组成,有主有次,相得益彰,整体上体现了“弘扬蔡伦文化,缅怀蔡伦功德”的主题思想,蔡伦纪念园因此成为国内外游人“寻访蔡伦故里,领略纸史文化”的绝好佳所,古邑名郡耒阳,也因蔡伦纪念园的建成秀色增辉。

    主大门由护墙、牌坊、照壁以及门外小广场组成。大门高12米,宽15.6米,呈三孔拱门式,坡式顶青色墙,琉瓦飞檐,古色古香。正门、内门的门额“蔡伦纪念园”分别为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国科协主席周光召和原全国政协副主席、著名学者胡绳题写。拱门墩柱上书楹联两副,主联是“结绳纪事甲骨刀镌简牍盛行帛缣继起夸纸轻便合民用  利废制浆赫蹄幅薄蛮笺色美玉版心澄颂侯发明开世风”,边联是“天工夺巧纸圣传奇万世纪功勋一代才名驰宇宙  耒水钟灵明时肇瑞九州隆庆典千秋岳色壮山河”。主、边两联其文其意不言而喻,颂诵蔡伦造纸功高寰宇,德传万世,表达出了世人对蔡伦功德缅怀崇尚之情。

    大家或许已经注意到了两耳门正上方的“尽心”、“敦慎”四字。“尽心”、“敦慎”四字取自南朝刘宋时的史学家范晔所著《后汉书·蔡伦传》,意即赞颂蔡伦是一个具有办事、钻研问题竭力尽力、敦厚朴实、谨慎诚实的人。

    拾级而上登入牌坊之内,引人注目的是“蔡伦青铜塑像”。席地而坐的蔡伦像是根据他当时的坐势习惯而塑。像高2.5米,基座高1.2米,总高3.7米。我们不妨仔细端详,你看他剑眉朗目,天庭饱满,伟岸魁梧。左手叠纸于膝,右袖垂落右膝之上,端坐如钟,落落而大方,自然而洒脱,凝眸远视,似在深思静虑。

    蔡伦铜像的照壁高6米,长12米,镶以黑色大理石底板,其上刻录的便是刚才提到的南朝刘宋时历史学家范晔的那篇《后汉书·蔡伦传》,全文282字,记叙了蔡伦生平及其发明的造纸术。迄今为止,较详尽地记叙蔡伦的史料不多见,《后汉书》中的这篇《蔡伦传》便是最具权威性的文史资料了,人们若要了解蔡伦及造纸术的发明,可细读此文。各位可能注意到了“蔡伦字敬仲,桂阳人也”。这一句,这自然是说蔡伦的籍贯为“桂阳”。那么,此“桂阳”是不是指郴州的桂阳县呢?绝对不是。蔡伦是耒阳人,这是勿庸置疑的事实。范晔著《后汉书·蔡伦传》所说蔡伦“桂阳人也”,是因为当时(东汉时期)的桂阳郡治在耒阳,当时耒阳通称为“桂阳郡”,而今郴州的桂阳县是民国初年设立的。

 

    怀圣台上的浮雕墙从整体上看,像一卷打开的纸。它弧长55米,半径15米。墙面浮雕板质为大理石,浮雕内容主要为蔡伦发明造纸的全过程。画面共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描绘的是蔡伦发明造纸前的书写材料史。人类自文字产生以后,便不断地在寻求书写材料。譬如我国的古代,就曾将文字刻在岩石、陶器、铜器、龟板及牛羊等动物的骨头上,后来又写在竹木简上或帛缣绸等丝织物上,这些书写材料要么极不方便,要么价钱昂贵,我国古代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学富五车”,秦始皇“日阅公文一石”和西汉时东方朔一篇奏章用了竹简三千片的故事,皆塑于其中。第二部分是蔡伦造纸的过程。蔡伦发明的造纸工艺流程是:原料(嫩竹树皮、麻布、渔网)——沤、煮——漂洗——锉断切碎——舂捣——稀释成浆——加入纸药(香叶)——抄、捞——压榨去水——分张——烘晒干燥——整成纸捆,其实这个工艺至今还在耒阳很多乡间流行。第三部分概述蔡伦发明造纸对人类的伟大贡献,全世界都景仰他,赞颂他。浮雕结尾处引用了美国天文物理学家麦克·哈特著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人排行榜》中的一段话:“如果没有蔡伦就没有纸,我们很难想象今天的世界将会是什么状况……”前苏联教授苏赫曼曼在《造纸学》里也说:“中国在一千八百多年前发明了纸,其它任何发明,对文化发展的促进,都不能与纸相提并论。”

 

0条评论|
分享到微博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