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新闻网
滚动新闻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衡阳影视 > 衡阳视听 > 本土新闻 > 正文:

衡阳红色军休故事百人讲(18)|张培爱:火情就是命令

2021-11-02 19:52:54    
分享到:
 

张培爱:我从事消防工作25年,先后参加灭火抢险救援和处置突发事件上千起,服役期间先后荣立一次二等功,三次三等功。

上千起灭火抢险救援,让我终生难忘的是18年前发生在珠晖区的“11.3”衡州大市场的特大火灾救援事故。那次事故让我失去了20名生死与共并肩战斗的好战友,好同事。

2003年11月30日凌晨5时许,市珠晖区衡州大厦发生火灾,支队接警后,先后调集了特勤,珠晖、雁峰、石鼓等4个消防中队以及衡钢、中钢衡重、二七二厂、市石油公司等4个专职消防队,共16辆消防车200余人,赶赴火灾现场进行灭火救援。接到报警后,我立即乘坐119指挥车奔赴现场,同时调集特勤力量赶赴增援。当我乘坐119指挥车途径新大桥时,双眼眺望起火方向,只见浓烟滚滚,我凭多年积累的灭火经验判断,这是一场异常艰难的火灾扑救。我一边将情况向邵六芝参谋长报告,一边调集力量增援。我到达现场后,只见起火建筑东面临店铺明火较大,最先到达的珠晖中队已经用2支水枪进行灭火,压制火势向东面邻近建筑蔓延,我跟中队干部交代一番后,叫上2名战士进行火情督察,发现北面浓烟滚滚,但不见明火,待特勤中队到达后,我立即部署特勤中队从北面出水枪阻止浓烟火势向楼上蔓延,随后石鼓中队也赶到了现场,我又部署石鼓中队从西北角建立水枪阵地灭火。阻止火势向楼上及邻近居民楼蔓延。当特勤,石鼓增援力量部署以后,整个建筑物火势已经基本上控制在起火的一楼范围。由于起火建筑内部起火物的环境复杂,灭火情形相持一段时间。随着救援力量的增强,救援现场用水量也越来越大,此时又恰逢早上市民用水高峰期,周围的水源严重缺乏,灭火前线用水告急。同时,我又接到灭火指挥部命令,组织火场供水工作。我领受任务后,迅速指挥雁峰中队大功率小罐车,二七二厂,中钢衡重专职队消防车占据商业场灭火栓,以串联供水的方式向火灾进行供水。石鼓中队一台消防车直接从湘江利用吸水管向火灾场供水,确保了火场供水。8时左右,连续战斗了几个小时后,支队后勤人员为前线人员送来了矿泉水,牛奶、面包等早餐。火场参战人员就地吃了一些早餐。我组织好供水后,回到位于北侧的火场指挥部报告了相关情况。吃完早餐后,就在西北角组织火灾扑救工作。大约8:04分左右,只听一声闷响,起火大楼坍塌,人的本能促使我赶紧撤离火灾现场往外跑,还没踏出一步,眼前就灰蒙蒙一片,只感觉手脚被什么东西砸着了,但还是不顾疼痛的往外跑.......几分钟后,现场一片寂静,回过神的参战人员,立即想到自己还有一些战友埋压在倒塌的废墟里需要紧急救援。顷刻间, 大家就奔向废墟展开救援工作。为了迅速掌握参战人员状况,我立即组织各参战人员集合,清点人数。此时,武警、120等救援力量也相继赶到现场进行救援。期间连续有受伤人员被送到就近医院进行救治。当时我的背部,手脚不同程度受伤(右手鲜血直流)但我也坚持参与现场救援工作。现场医务人员看见我的手在一直不停地流血,就架住我上他们的救护车送到医院进行伤口清洗,止血,缝合,然后住院治疗。

回顾往事,最让我遗憾的是,没能在最后参与救援战友的工作,也没能见上他们最后一面。

我是一个平凡的人,我没有辜负组织的培养教育。我所做的工作是平凡的工作,可组织给了我很多荣誉。

我这个平凡的人,也有亲情、友情和爱情。二十几年来,我不负组织,把所有青春奉献给了部队,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本职工作当中。唯独对家人是亏欠的。妻子从结婚到生孩子我都没在身边照顾。老父亲从生病到去世不到三个月,我也没有陪在他的身边,为他养老送终。

我是一名消防指挥员,火情就是命令。灭火救援,抢险救灾,冲锋在前,那是我的职责和使命。

(讲述:张培爱 整理:欧阳胜梅 图片:夏森林 视频:周孝芳)

人物简介:

张培爱 1973.12—

1、1992年12月成为邵阳市消防支队战士

2、1994年11月入党

3、1995年9月成为昆明消防指挥学校学员

4、2001年7月任衡山县消防中队政治指导员

5、2001年12月任衡阳市特勤消防中队政治指导员

6、2006年4月任衡阳市消防支队司令部警训科科长

7、2017年4月批准退休

获得荣誉:

1、2001年1月业务素质突出,在警容文化周比赛中,带领全队获得全省第二名,其中个人事迹突出,获三等功一次。

2、2003年11月衡阳市712矿区发生氯气泄漏事故,成功控制事态发展,获得二等功。

3、2007年11月京珠高速衡阳段371公里处,一辆载有20多吨液化石油油罐车发生交通事故,出色完成安全转移任务,获三等功。

4、2011年3月钻研本职业务,在艰苦条件下,从不叫苦叫累,获三等功一次。

(资料提供:衡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