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新闻网
滚动新闻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衡阳新闻 > 正文:

我是一名记者|邹雪峰:燃尽最后一份光 只为诠释对新闻的挚爱

2021-11-05 23:05:06  来源:中国衡阳新闻网  作者:祝敏 王俪衡
分享到:
 

衡阳新闻网讯 记者祝敏 实习记者王俪衡报道 2021年9月23日晚,从医院传来噩耗,被誉为“新闻之子”的邹雪峰离开了他所热爱的工作岗位,炽热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47岁。

一时间,“兄弟我想你了”在朋友圈内刷屏,大家在为这位昔日同事兼好友逝世而垂首的同时,也在为衡阳新闻界失去一员大将扼腕痛惜。在去世之前,邹雪峰担任衡阳日报社综合新闻中心主任一职,从事新闻工作20年来,他踏踏实实,敬业勤奋,享誉业界。

自2001年3月通过公开招考进入报社以来,邹雪峰以对新闻事业的无比挚爱谱就了一曲忠诚之歌。投入衡阳日报社的怀抱后,他“不是在采写新闻,就是在采写新闻的路上”,称得上是劳模中的劳模。

▲邹雪峰生前照片

衡阳日报社内部刊物《衡阳报业》登载过邹雪峰的一篇文章,题为《时光荏苒,难忘第一次的美好》。文中讲述了他第一次写的“A稿”、第一次通宵采访、第一次担任值班编委的故事,并有感而发:“今后,在报社的日子里,还会有不少诸如此类的‘第一次’。这些经历会沉淀在记忆里,让我无论何时何地,都忘不了一个单位,忘不了一群人,忘不了一些事……”

对于自己选择的这份职业,邹雪峰从不叫苦说累,总是乐此不疲,如沐春风。因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攻坚、特别能奉献,有人称他为“新闻特种兵”。

在工作上,邹雪峰从不拉胯,为把事情做得更漂亮,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即使是深夜,也常常可以见到他全身心投入的身影。2017年农历大年三十晚上,他还在一线采访;第二天,正月初一,他又跑供水、供电等部门,当天晚上才赶回乡下老家过年。

就在今年9月住院前夕,备受病魔折磨的他还在咬牙赶写一篇重要稿件,每写十几分钟,便不得不躺在床上歇一会,然后爬起来接着赶,直到深夜才完成。

▲数十本笔记本上记录着工作的点点滴滴

“雪峰从担任综合新闻中心主任以来,策划了不少优秀新闻报道,经他编辑的不少稿件获得各类新闻奖项。”跟他合作了十多年的搭档王靖,对他的形容就是“靠谱”二字。“工作交给他非常放心,采访的稿件质量都非常高,他的稿件交上来,我们都形容为‘免检产品’,很多难啃的硬骨头交给他,他也义不容辞。”谈及曾经一同工作的点点滴滴,王靖几度哽咽。

在邹雪峰的自传中,记者看到这样一段话:“热爱工作就是热爱命运,就是对自己负责。”在长期的新闻采访工作中,他始终坚持着一条信念:做好新闻工作,必须具有忠诚于岗位、忠诚于事业、有乐于奉献的精神。

新闻采访没有特定的环境,没有特定的采访对象,也没有特定的时间,无论昼夜,无论气候状况,没有任何附加条件的选择,新闻价值就是邹雪峰的第一工作信号。

但对于自己选择的新闻工作,邹雪峰从来不言苦累,总是乐此不疲,兢兢业业。他常常说:“我热爱新闻工作,哪怕再苦再累,这也是我无怨无悔的选择。”

▲邹雪峰(右一)

2003年到2006年期间,衡阳开展了长时间的“文明创建”系列宣传报道,并成立了专门的新闻采访组,邹雪峰就是其中的一员。为了搞好整治“牛皮癣”的报道,采访组的记者经常要与文明创建督查组的同志一起在夜里上街,每次都要巡逻到凌晨三四点钟左右,有时甚至熬通宵。不少记者觉得太辛苦,经常轮流换人。但邹雪峰却一直坚持了下来,而且从没喊过苦和累。

有一次凌晨3点多钟,在船山路新大桥附近,两名吸毒人员正在乱贴“牛皮癣”,邹雪峰立即配合督查组同志一起及时予以制止,并将两名吸毒人员送往了派出所。有朋友劝他说:“做这种事又苦又累,甚至还有危险性,你怎么不换别的线去跑啊?”但邹雪峰依然是那句话:“我热爱自己的新闻工作,再苦再累我也无怨无悔。”

“干一行爱一行”正是对邹雪峰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生动写照。为了将工作做得更好,加班加点对于他来讲是家常便饭,即使是深夜,也常常可以见到他全身心投入工作的身影。

在2002年的一次洪灾中,为了现场采写干群士兵在夜里抢险杨家坪的新闻,他一直在抢险现场守到天亮,直到人工防洪堤全部修建完成。

因为那时的《衡阳晚报》是中午12点截稿,为了抢时间,回到家后,邹雪峰拿毛巾擦了一把脸,便伏案写稿,一篇“深夜里筑起一道人工堤”的现场报道及时刊发在当天的《衡阳晚报》上。

“一身风衣,梳个油头,这就是我印象中的邹老师,当我们得知他住院的消息后,都感到非常的诧异,那天我们去医院看望他,他还惦记着工作,一个劲地催我们回去写稿子。”在同事谢小青看来,邹雪峰的心里装满了“新闻”。

在工作中,邹雪峰认真学习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并坚持做到以准则为“高压线”,准则禁止的一律不做,以此来确保新闻报道的正确性和导向性。

2003年6月份,有一名衡阳晚报的读者一家人在市内某影楼拍“全家福”,后来发现影楼没经本人同意就把自家人的照片做成影集,在店内公开当作广告向顾客展示,侵犯了自己的肖像权。

于是这名读者向衡阳晚报反映,接待这名读者的正是邹雪峰。他当即赶到影楼里现场采访,面对影楼老板的威逼利诱,他毫无惧色地凛然拒绝,并及时在报纸上进行了披露,维护了读者的利益。而他采写的这篇《老板,你侵犯了我的肖像权》一报道也成为衡阳晚报设立A稿制度后的首篇A稿。2008年10月份,一家来衡的展销商找到他,提出以1000元的好处费,要求以新闻形式做变相广告,他非常果断地予以拒绝了。

为使自己的每一篇报道都具有最大信息量,给群众最正确的信号,邹雪峰密切关注国家和省市的中心工作,经常学习党的方针政策。不论是一般的会议报道,还是具有重大意义的典型报道,他总是认真对待,动脑筋仔细钻研推敲,做好结合文章,使每一篇报道都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和针对性,以铁的纪律确保正确的舆论导向。10年时间,邹雪峰共发表各种新闻稿件5000多篇。

“雪峰的离世,我十分悲痛,他太累了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为了工作忘却了自己,最终病魔带走了他,但他的事迹,他随和的笑容,风趣幽默的话语会长存在我们的心中,久久不能忘却。”王靖哽咽着说道。

拼个呕心沥血,开出满树繁花。从业以来,邹雪峰共有100多篇新闻作品获奖,先后被评为“衡阳市十佳新闻工作者”、衡阳市优秀共产党员,多次被评为衡阳日报社先进工作者,2019年获突出贡献奖,两次荣立三等功。

邹雪峰是一位富有激情的新闻工作者,充满感染力与凝聚力。他将毕生精力奉献给了所热爱的事业,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为人真诚、勤奋耕耘,在衡阳新闻界奋斗的二十年里,始终工作在第一线,是衡阳日报发展过程中的中坚力量。

斯人已逝,精神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