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新闻网
滚动新闻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衡阳影视 > 衡阳视听 > 本土新闻 > 正文:

衡阳红色军休故事百人讲(22)|刘洪业的“金刚川”故事

2021-11-09 20:48:18    
分享到:
 

李强:刘洪业生前是巷荫岭军休所服务的离休干部。如果说,解放战争让刘洪业长大成熟,那么,入朝作战则使他如鱼得水。抗美援朝的三年,真叫天不怕,地不怕,浑身是胆,豪情万丈。“死了,义无返顾,活着,勇往直前。”指导员的这句动员令让他终生难忘,不但平添了圆满完成各项作战任务的勇气,而且铸就了一生无私无畏,心胸坦荡的性情。

在朝鲜战场,刘洪业当时在志愿军后勤三分部警卫二连任连长,后又调任司令部战勤科参谋,担负着艰难繁重的前线战备物资的运输供给任务。那种情形下,只有一个想法,人在阵地在,部队打到哪,就保障到哪。俗话说,豪自胆边生,智从勇中来。刘洪业连担负的是新幕公路沿线近50平方公里范围运输线路的安全警戒和物资给养任务。在这条运输线上,美军使出了浑身解数,因为他们深知这是志愿军在朝鲜北面战场的一条生命线。开始的时候,志愿军是白天修,美军晚上炸。之后志愿军就改为夜间修。美军见无计可施,又改为一边炸,一边空投三角钉。因为这种三角钉不管如何着地,总有一个角是朝天的,确实成了运输车辆的克星。对此志愿军就采取了你在前面投,我就后面收,抓住时间差,做到即投即收。一些弹坑如果处在公路边还好说,关键是公路中间的弹坑,填起来,即费时又费事,有时填一个弹坑需要几个小时的时间。为了抢抓战机,不耽误保障车辆的通行,志愿军随时总结经验,采取按车轮的宽幅,直线填土,即在弹坑中间竖一根标杆,再在标杆的两侧拉两条线,填土时,从中线开始,以两侧的拉线为准绳,两端分头上。这样,原来需要三四小时才能填好的弹坑,现在一个多小时即可完成任务。大多数情况下,晚上填弹坑的时候,美军的“黑寡妇”飞机经常来骚扰,但大家不但不怕,而且还希望它能常来,因为敌机来的时候,我们早听到“嗡嗡”声了,人员立即疏散隐蔽,敌机见没啥情况,又没精打采的走了,洒下的是一地光芒。这对大家后续的取土填坑很有利。所以,敌机一来,大家就高兴的说,敌人又来给我们送天灯了。就这样,在刘洪业的防区内,各种运输车辆一直畅通无阻,被后勤部首长喻为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

战场上,刘洪业相信,每一个干部战士早已把生死看得很淡。要想明白“视死如归”和“战斗洗礼”的真正涵义,只有在赴汤蹈火的战场上才能体验出来。那是一次特殊的运送弹药的任务,前线十万火急,如果在凌晨前,弹药送不上去,就有丢失阵地的危险,分部直接命令刘洪业带队完成任务。他带上满载弹药的四辆嘎斯车上路了。他明白,最危险的是通过封锁线。便鼓励战友们说,我们前进一步,敌人就将后退一步,前方的战士们在等着我们,考验我们的时候到了,不见马克思,就见毛主席!一路上,敌机一来,志愿军溜边,敌机一走,志愿军又开足马力。到了夜晚,刘洪业命令司机闭灯驾驶,当敌机贴地扫射时,他们当机立断就地隐蔽,子弹嗖嗖地在汽车的两侧爆炸燃烧。敌机一跑,志愿军又轰轰烈烈地上路了,终于提前一小时将弹药安全送到前沿阵地。返回途中,由于山洪暴发,河水陡涨,刘洪业立即命令除司机外,人员全部下车,淌水过河,因为回头还有更繁重的任务。面对洪水,志愿军手拉着手,靠着两截从上游冲下来的圆木(后被大家称为龙王爷送来的救命树)一步一步挪到了对岸。抗美援朝经历让刘洪业体会到:战场上虽然危险无处不在,但只要你胸有大目标,有理想信念,敢把危险踩在脚下,就会天无绝人之路,没有跨不过的坎,没有翻不过的山!

壮怀激烈处,梦回沙场时。在之后的战斗岁月中,每遇险境、危难和挫折时,刘洪业都会振臂高呼这句话:活着,勇往直前;死了,义无返顾!刘洪业老人于2021年5月去世,享年96岁。刘老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的英雄事迹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讲述:李强 整理:欧阳胜梅 摄影:李强 视频:周孝芳)

人物简介:

刘洪业:(1925.8-2021.5.22)

1、1947年5月在黑龙江省青冈县军政学校入伍

2、1949年4月东北军区269师505团供给员

3、1956年12月湖南省军区后勤部组织科助理员

4、1961年8月第一六七医院副处长

5、1972年12月第一六七医院副院长

6、1979年3月第一六五医院副院长

7、1981年5月离休

(资料提供:衡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