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新闻网
滚动新闻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教育频道 > 教育资讯 > 正文:

耒阳考生李明宇:寒门学子逆袭记,模考620分目标冲刺985

2025-06-09 09:36:39      作者:曹姣雄
分享到:
 

衡阳新闻网讯 通讯员曹姣雄报道 “凿壁偷光,萤窗雪案,古来寒士多奇志。”在耒阳重点中学,18岁的李明宇用三年时光诠释了这句话的重量。这个父亲在外打工、母亲摆摊为生的农村少年,凭借模考620分的成绩,正朝着985高校的门槛发起冲刺。

“知识是改变命运最公平的阶梯”

李明宇的书桌,是家中唯一一张没有裂缝的木桌。桌上堆满的教辅书里,夹着一张泛黄的纸条——那是他初中时从报纸上剪下的:“寒门再难出贵子?”他指着这句话笑说:“当时就憋着一口气,非要证明给所有人看。”

学校是他的“战场”,也是他的“福地”。作为农村专项计划受益者,他每年能获得3000元助学金;学校图书馆的“深夜自习室”,见证了他从年级200名到前10名的蜕变。班主任王老师回忆:“这孩子总说‘教室的灯比家里的亮’,其实是他把每个晚自习都当成了冲锋。”

“寒门”不寒,教育公平托起希望

李明宇的逆袭,折射出耒阳教育公平的“暖光”。近年来,耒阳通过“精准助学”工程,为187名贫困生免除学杂费,设立“筑梦奖学金”覆盖30%的农村学子。更令人动容的是,学校将优质师资向农村班倾斜,李明宇的物理老师正是放弃省城高薪返乡教学的博士。

“教育公平是最大的公平。”耒阳市教育局数据显示,近五年全市农村高中本科上线率提升27%,像李明宇这样的寒门学子,正通过“国家专项计划”“高校专项计划”等政策,叩开名校大门。

“我想让父母过上不用数钱的日子”

深夜11点的教室,李明宇仍在演算数学题。他的书包里,藏着一张全家福:父亲在工地扛水泥的背影,母亲数硬币交学费的双手。他说:“每次想放弃,就想起爸妈的手。考985不是终点,是我回报他们的起点。”

周末,他会去母亲的小吃摊帮忙。油锅沸腾的烟火气中,他捧着英语单词本背诵的身影,成了小城最动人的风景。有顾客认出他是“学霸”,非要免单,他却坚持扫码付款:“阿姨,我靠自己本事赚学费,心里踏实。”

“寒门贵子”的背后,是整个城市的托举

李明宇的故事,在耒阳引发连锁反应。爱心企业设立“寒门学子助梦基金”,已筹集善款120万元;的哥自发组成“爱心护考队”,免费接送农村考生;就连菜市场摊主都约定:考生家长买菜一律八折。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这座曾以“煤都”闻名的城市,正将教育公平作为转型的“金钥匙”。而李明宇,只是万千受益者中的一员。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当李明宇在志愿表上郑重写下“985高校”时,他笔尖落下的不仅是名字,更是一个寒门学子对教育公平的信仰,一座小城对未来的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