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新闻网
滚动新闻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正文

电动自行车“解限速”绝非“技术小修”是违法

2025-09-25 17:51:45      衡阳市其 它
分享到: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最新公布的数据,当前,我国电动自行车社会保有量约3.8亿辆,相当于每4个人就拥有一辆电动自行车。国家明确规定,电动自行车最高设计速度不得超过每小时25公里。然而,一些不法商家为了迎合消费需求,追求更高的销量和利润,采取各种手段逃避监管。有的厂家在出厂时就调整限速设置,有的门店则在顾客上牌后提供解除限速服务,甚至宣称“想骑多快骑多快”。

从法律视角看,解除限速绝非“技术小修”,而是性质严重的违法行为。电动自行车在超速行驶时,制动距离延长,驾驶员反应时间缩短,在转弯、避让时更容易失控,由此引发交通事故后,驾驶员还需承担民事甚至刑事责任。

“解限速”不仅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还威胁道路交通安全,不能听之任之。新版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正式发布,并将于2025年9月1日正式实施,新国标不仅延续了电动自行车的限速设计,还专门强调了防范非法改装行为,从技术上增加篡改难度。技术规范的细化正是为了推动电动自行车企业的规范化生产,确保公众出行安全。

电动自行车违规“解限速”的现象屡禁不止,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违法成本低、监管难度大。

治理电动自行车超速需要政府、企业、消费者的共同努力。政府部门应加强全链条监管,加大对违规生产、销售、改装电动自行车行为的打击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同时,也要加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和法治观念。企业要切实履行社会责任,严格遵守国家标准,加强行业自律,从源头上杜绝违规“解限速”行为。消费者应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自觉抵制违规“解限速”的电动自行车,做到安全出行、文明出行。

《北京日报》王宁

联系我们:
投诉邮箱:1033960924@qq.com      传真电话:0734-8888043
来自对方的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