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峰区人民法院通过“法院+综治中心+工会”三方联动,高效化解14起农民工欠薪纠纷案
衡阳新闻网讯 通讯员张存金报道 近日,在雁峰区人民法院的主导推动下,一场由雁峰区人民法院牵头,雁峰区综合治理中心、雁峰区总工会协同配合的联合调解行动成功落幕。14起涉农民工工资的系列纠纷在先行调解阶段得以高效、圆满化解,并实现欠薪当场全额兑付,生动展现了法院在多元化解纠纷工作中的核心主导作用与司法温度。
要素式法律文书助力,司法服务暖民心。14名农民工因被郴州某建设公司拖欠劳动报酬已长达一年之久,多次追讨无果后,来到雁峰区人民法院申请立案。而来申请立案的农民工却存在着“不会写诉状、没钱请律师、诉讼资料不全”的现实问题。雁峰区人民法院立案庭高度重视该类涉群体性民生纠纷案件,并未因农民工提交的起诉材料不规范而将其拒之门外,而是主动推介并指导农民工填写《要素式起诉状》,仅需勾选、填写欠薪金额、工作时间等关键“要素”,便清晰呈现了案件事实。农民工纷纷表示《要素式起诉状》轻松化解了不会写起诉状的难题,极大降低了维权门槛。
接收到14名农民工的立案材料后,立案庭法官敏锐地意识到该类案件虽标的额不大,但直接关系到众多农民工家庭的切身利益,属于典型的涉群体性民生纠纷。立案庭法官没有就案办案、简单转入诉讼程序,而是坚决贯彻“调解优先、诉调结合”的工作原则。在征得14名农民工同意后,立即启动“诉调对接”机制,迅速牵头协调雁峰区综合治理中心与雁峰区总工会共同参与该批案件调解。
法院主导定分止争,筑牢法治保障。雁峰区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长李小燕在精准梳理案件事实、明确法律关系后,第一时间联系郴州某建筑公司负责人,并从专业角度向该公司负责人进行释法明理,告知其拒不支付劳动报酬将面临的法律责任与严重后果,为整个调解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司法保障,发挥了“定盘星”和“压舱石”的作用。
综治中心主抓协调疏导,搭建高效平台。雁峰区综合治理中心迅速响应,告知郴州某建设公司负责人事态严重性,并询问其调解意愿,同时稳定农民工群体情绪,避免矛盾激化;利用“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平台功能,高效组织安排调解场地与流程,为双方搭建了平等、顺畅的沟通桥梁;综治中心调解员运用其丰富的群众工作经验,从情理角度出发辅助说理,有效疏导了对立情绪,为最终达成和解创造了关键条件。
总工会通力配合,当好劳动者“娘家人”。雁峰区总工会则在雁峰区人民法院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其联系农民工的桥梁纽带作用,疏导农民工情绪,解释相关政策,从劳动者权益保障的角度提供支持,增强了调解工作的亲和力。
在法院的主导和统筹下,三方力量协同有序、配合默契,形成了分层递进、专业高效的化解合力。郴州某建设公司在法院的多次释法明理和多方劝导下,当场履行了全部付款义务,14名农民工拿到了期盼已久的劳动报酬,该系列案得到圆满化解。
本案的成功化解,是雁峰区人民法院创新司法服务与深化多元调解的有机结合。它不仅体现了“要素式起诉状”在降低维权成本、提升司法效率上的显著优势,更展示了法院从“被动审判”到“主动服务”,从“后端解决”到“前端疏导”的职能转变,是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司法实践中的又一创新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