拧开水龙头,喝上“放心甜”,南岳区按下农村饮水提质“加速键”
编者按:根据省水利厅、市纪委监委集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安排部署,开展农村饮水保障突出问题集中整治“突击战”,今年以来,各地落实整改工作方案取得明显成效,农村饮水保障水平得到有力提升。为展现“突击战”开展以来的工作成效,市水利局组织各级媒体赴各县市区进行现场采访,开展系列报道。
衡阳新闻网讯 通讯员许珂 唐朝晖报道 “以前靠山上引的水,下雨就浑,天旱就断,洗个菜都得精打细算。”南岳区岳林村村民旷兰花一边拧开自家水龙头,看着清澈水流注入不锈钢盆,一边向记者念叨起过去的日子。
▲岳林村村民旷兰花家用上了干净的自来水,农家乐生意日渐红火
如今,这股从龙头里稳稳流出的活水,不仅让她告别了“储水罐满院放”的窘境,更让她经营的农家乐迎来了新转机——旺季时日均接待游客60余人,洗菜、洗碗、游客用水全不愁。
旷兰花的生活变迁,源于南岳区今年精准推进的农村安全饮水提质工程。
针对岳林村地处景区深处、原有供水设施简陋的问题,当地投入25余万元启动老塔圯安全饮水维修改造项目:沿着山路铺设新管网,将山涧深处的优质水源引入新建的蓄水池;同时加装减压设备,解决了高处住户水压不足的难题;管网末端还增设了过滤装置,进一步保障水质。
▲南岳山上新建蓄水池保障了山下村民用水充足
工程完工后,不仅覆盖了村里2个村民小组、60余户共200多位村民,景区公共厕所、周边民宿的用水需求也得到了满足。“现在打开水龙头就有干净水,再也不用为喝水犯愁了!”村民们说起这事,脸上满是笑意。
这份“饮水安全感”,同样送到了祝融峰脚下的红旗小学。
“叮铃铃——”下课铃声一响,二年级的教室里立刻热闹起来。几名同学拿着自己的水杯,有序地走到墙角的饮水机旁。
“我要接温水!”“我也是!”只见孩子们轻轻按下按钮,一股带着淡淡甜味的温水便流入杯中。“以前我们带的水喝完了,只能等老师用暖瓶从食堂接水回来,又烫又不方便。”学生李子轩捧着水杯说,“现在教室里就有饮水机,随时都能喝到干净的水。”
▲小学生在教室就能饮上免费纯净水
曾几何时,这所学校因饮水条件简陋让师生和家长们忧心忡忡。今年8月,南岳区投入12万元专项经费,为学校量身打造了饮水保障系统——在教学楼顶安装了1套集PP棉过滤、活性炭吸附、RO反渗透净化于一体的水处理设备,能将自来水净化至直饮标准;在1-6年级每个教室、教师办公室、食堂都加装了取水端口,出水口还能调节温水、热水,适配不同需求。
▲红旗小学教学楼顶上新装的水处理设备
“现在学校煮饭、炒菜都用净化水,孩子们吃得更健康了!”校长谢德红笑着说,“课间十分钟,孩子们在教室就能接到温度适宜的放心水,既安全又便捷。家长们也都说,政府这件事真是办到了大家的心坎里。”
不止岳林村和红旗小学,今年以来,南岳区农业农村局(水利局)在区委区政府、区纪委指导下,深入开展农村饮水保障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精准排查出季节性缺水、管网老化、水质不达标等7个问题。为彻底破解民生难题,全区统筹180余万元农村饮水安全专项资金,打出整改“组合拳”:更换及新铺供水管道近18千米,解决部分村组供水不稳问题;新建17座标准化蓄水池与2口抗旱井,显著缓解季节性缺水压力;还为脱贫户钻建深井1口。此次整改直接解决90余人季节性缺水问题,提升570余人供水保障水平,累计惠及群众逾5000人。
“目前,排查出的7个问题已全部整改完毕。”南岳区农业农村局(水利局)副局长于乐胜表示,下一步,该局将持续完善监测整改机制,强化工程长效管护与人员队伍建设,加大节水宣传力度及技术推广,加强水源保护与水池定期消毒清洗。确保到今年年底,全区农村规模化供水覆盖率超91.8%、农村集中供水工程运行率保持100%,让每一位村民、每一名师生都能喝上稳定水、干净水、放心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