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新闻网
滚动新闻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衡阳新闻 > 正文:

提案落地再回访|聚焦设施短板 衡阳政协提案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支招

2025-11-24 12:41:54   来源:中国衡阳新闻网   作者:唐家华
分享到:
 

衡阳新闻网讯 记者唐家华报道 随着健康意识提升与人口老龄化加剧,群众对文化体育活动的需求持续增长,公共体育设施供给不足、利用低效等问题愈发凸显,难以满足市民日常健身需求。衡阳市政协委员赵丹利聚焦民生痛点,提交关于加强公共体育场所设施建设的提案,为完善城市体育服务功能、破解群众“健身去哪儿”难题献策,获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积极回应。

提案直指当前公共体育设施三大突出问题:公共运动场地总量偏少且分布不均,高校、小区内场地开放度低,假期市民可用场馆不足;公共场所健身器材配套滞后、维护不及时,部分设备损坏存安全隐患,学校及机关单位体育资源利用率低;营利性运动场所收费偏高,储值消费模式抬高健身门槛,出现“有场地无人去,想运动去不起”现象。

针对问题,提案从三方面提出建议:升级改造现有设施,开展全域公共体育设施摸底规划,通过维修升级优化存量资源,建立日常管护机制,严打恶意损坏行为,保障健身安全;加大设施开放力度,推动公共体育场地免费或低收费开放,鼓励学校、机关单位节假日开放内部体育资源,补充公共设施缺口;强化规划建设统筹,将体育设施纳入城市建设整体规划,新建居住区、老城改造、公园建设同步配套健身场地与器材,在广场增设球类场地及健身器材,实现全天候无偿开放。

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积极响应提案建议,明确多项推进举措,着力补齐体育设施短板。据统计,截至2024年底,全市体育场地总数达19224个,总面积1829.64万平方米,人均2.82平方米,体育设施建设成效初显,但仍难匹配市民增长的健身需求。下一步,衡阳市将先完成中心城区健身与体育设施布局国土空间专项规划,推动体育设施与城市公园、社区绿地等融合布局,提质“15分钟健身圈”,扩容群众运动空间;持续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全民健身路径、农体工程等设施配建,从体彩公益金划拨专项维修资金,定期检修更换破损器材,筑牢使用安全防线;推动学校、企事业单位体育场地开放共享,提升资源利用率,缓解设施供给与健身需求矛盾,全力完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满足市民全民健身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