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新闻网
滚动新闻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雁城评论 > 媒体视角 > 正文:

好评中国丨逐梦低空蓝海 以“通航之力”绘就新质生产力图景

2025-11-25 23:35:38   来源:新湘潭客户端   
分享到:
 

11月21日至23日,2025湖南(国际)通用航空及低空经济产业博览会在长沙举行,以“发展低空经济,引领美好生活”为主题,呈现了一场低空经济“硬核盛宴”。从计算大会的算力澎湃到通航博览会的天际翱翔,湘江之畔的产业盛事,不仅彰显新质生产力脉动,更书写湖南勇立潮头的时代答卷。

“低空”即“蓝海”,新空间孕育新动能。曾几何时,通用航空局限于专业领域,低空资源如“沉睡的宝藏”。如今,低空经济跻身新质生产力重要代表,这片“万亿级”市场已成发展新增长极。中国民航局预测,2025年全国市场规模将达1.5万亿元,2035年突破3.5万亿元。从“专业领域”到“大众生活”,从“单点应用”到“产业集群”,低空经济的转型,正是新质生产力重塑格局的生动注脚。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湖南以全国首个全域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的优势,将低空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山河星航飞机、小鹏汇天eVTOL等创新产品亮相,无人机植保、空中救援等场景落地,湖南以实干宣告:中国低空经济已从“跟跑”迈向“领跑”。

“试点”作“支点”,大平台撬动大发展。产业盛会的价值,不止于成果展示,更在于搭建资源聚合“强磁场”与创新攻坚“竞技场”。本届博览会吸引200余家龙头企业参展,1000余名中外嘉宾齐聚,签约项目总投资超44亿元,印证“湖南机遇”的全球吸引力。这份吸引力,源于湖南改革魄力——建成245平方公里验证测试区,布局687个应用场景,今年前三季度通航飞行近9万架次,打通发展“堵点”;来自平台支撑——“1+9+N”起降设施网、1117个末端起降点保障“最后一公里”,低空智联平台实现“一网统管”;更在于“政产学研用”融合——湖南省发改委与中国民航大学战略合作,推动科研成果转化。

“产业”攀“新峰”,生态圈激活新活力。博览会连续落户长沙,源于湖南清晰的“产业逻辑”:以试点为引领,以场景为抓手,培育全产业链。在长沙,95%农田实现无人机植保,本土企业年收数亿元;“空中快递”覆盖零售、医疗领域,物流效率倍增;无人机灯光秀、空中航拍让文旅更具魅力。从研发突破到制造升级,从场景拓展到服务完善,长沙打造低空经济“园中园”,构建全产业链生态,2025年全市规模将破500亿元,全省直指1600亿元。这种“点上突破、面上开花”的态势,让低空经济成为湖南“新名片”,为产业升级提供动能,成为中部崛起“新增长极”。

湘江潮涌,奋楫争先。湖南用产业盛会证明,培育新质生产力需改革勇气与战略定力。站在新起点,期待湖南以“先行官”担当深耕低空蓝海,完善生态,让创新成果惠及民生,为全国提供“湖湘方案”,让新质生产力照亮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