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杯电缆“廉洁闯关”记:当反腐教育融合沉浸式体验
衡阳新闻网讯 通讯员邓小山 谭敏 记者程聪报道 贴有“索贿受贿”“损公肥私”标签的保龄球瓶依次排列,一名员工深吸一口气,拿起沉甸甸的实心球,奋力一掷——“砰”的一声,瓶柱应声倒地,周围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喝彩。
这不是普通的游园会,而是金杯电缆一场别开生面的廉洁主题教育活动现场。10月16日起,这场名为“贪腐掉线 清廉通关”的活动,让廉洁教育从传统的说教式讲座,变成了一场全员可参与的沉浸式体验活动。
当廉洁教育遇上沉浸式体验
在位于事业部服务楼二楼的多功能会议室里,480余名员工陆续走进这个被精心设计的“廉洁闯关空间”。与传统廉洁教育的严肃氛围不同,这里更像一个主题游园会,员工们手持通关卡,在四个设计精巧的环节间穿梭体验。
“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让廉洁教育不再停留在文件传达和会议宣讲上,而是真正入脑入心。”金杯电缆党委副书记蔡新表示。
这一思考催生了活动的四个核心环节:“知廉意”廉洁知识快问快答、“立廉心”投壶游戏、“践廉行”击“贪腐”瓶和“传廉韵”传“廉洁”球。每个环节都将廉洁理念具象化为可操作的互动体验。

“知廉意”:廉洁知识快问快答。
在“知廉意”区域,员工们随机抽取题卡进行限时作答。“公司礼品申报标准是什么”“业务接待有哪些红线”这些看似枯燥的规章制度,在紧张的快问快答中变得印象深刻。
投壶与击瓶:行为艺术式的廉洁宣言
最具象征意义的是“立廉心”投壶环节。参与者需要将代表“秉公用权”“廉洁履职”的箭矢,精准投入两米外的壶中。
“这不仅仅是个游戏,”品质部王荇在投出箭矢前停顿片刻,“当我瞄准的时候,确实在想工作中如何把握分寸,守住底线。”他的第三支箭稳稳落入壶中,周围响起赞许的掌声。
将传统投壶与现代廉洁理念结合,设计者别有深意。“投壶需要专注、精准和定力,这与廉洁履职需要的品质高度契合。”活动策划人员解释。

立廉心”:投壶游戏。
而将活动推向高潮的,无疑是“践廉行”击“贪腐”瓶环节。员工们用实心球奋力击倒贴着腐败行为标签的瓶柱,每一次击打都伴随着宣泄般的释放。
“用力一击的时候,感觉自己真的在跟这些不良行为划清界限。”一位参与活动的采购部门员工说,“那种身体记忆可能比开十次会都深刻。”
从“要我廉洁”到“我要廉洁”
“廉洁教育长期面临的一个困境是,参与者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状态。”一位企业文化研究专家分析,“金杯电缆的这种尝试,本质上是通过体验式学习,实现从外在规范到内在认同的转化。”
在“传廉韵”环节,员工需要将乒乓球依次吹过五个盛满水的纸杯,杯身上印着“风清气正百业兴”的字样。这个看似简单的游戏需要足够的耐心和技巧,寓意着廉洁文化的传承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

“践廉行”:击“贪腐”瓶游戏。
“每个环节都经过精心设计,既有教育意义,又保证趣味性。”活动组织者介绍,“比如传廉洁球,如果用力过猛,球就会跳出杯子,这暗示在工作中操之过急也可能适得其反。”
顺利完成所有挑战的员工,会获得抽纸、水杯、沐浴露等实用纪念品。“这些日用品上的廉洁标语,能让廉洁文化融入员工的日常生活。”
廉洁教育的“出圈”尝试
近年来,类似金杯电缆这样将严肃主题与轻松体验形式结合的教育方式正在增多。从反腐剧本杀到廉洁主题密室逃脱,传统的廉政教育正在寻找更年轻的表达。
“95后、00后员工逐渐成为职场主力,他们的认知习惯和接受方式与前辈不同。”人力资源专家张教授认为,“游戏化设计能有效降低他们对说教式教育的抵触,在参与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接受价值观传递。”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形式创新的背后,是企业廉洁建设的深层需求。金杯电缆提出“清廉金杯”建设已有多年,如何让廉洁文化持续保鲜成为挑战。

“传廉韵”:传“廉洁”球体验。
“活动形式的创新只是表象,关键在于通过这种创新建立起员工与廉洁文化的情感连接。”金杯电缆党群部长许琴表示,“我们希望员工不是出于畏惧,而是出于认同来践行廉洁从业。”
活动结束后,参与员工在朋友圈晒出通关照片和感悟。“没想到廉洁教育可以这么好玩”“击倒‘贪腐’瓶那一刻真的很解压”……这些自发的分享在员工社群中引发二次传播。
夜幕降临,当最后一批员工带着纪念品和笑容离开会场,组织者们开始整理物资。被无数次击倒又扶起的“贪腐”瓶柱边缘已有些磨损,记录着这场特殊教育活动的热烈程度。
“行业金杯,百年金杯”——这句愿景被印在活动背景板最显眼的位置。对正在迈向这个目标的金杯电缆而言,这场别开生面的“廉洁闯关”可能只是一个起点。如何让活动中激发的情感共鸣转化为日常工作中的实际行动,将是更长期的考验。
据悉,金杯电缆计划将这种沉浸式廉洁教育模式在集团内推广,并持续开发更新颖的教育载体。当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探索廉洁教育的创新表达,一场关于如何有效传递价值观的静默变革,正在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