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衡阳:小菜场的智慧焕新
傍晚,湖南衡阳市蒸水AI智慧农贸市场,结束了一天工作的市民急匆匆来到这里,赶着买菜回家做晚餐。
家住市场附近的赵云杰,买了当地的黄贡椒、毛豆和生姜。摊主邹玲莉接过蔬菜,麻利地装袋、称重,“一共15元8角”。
赵云杰从选菜到扫码支付,仅用了1分钟。
这个AI智慧农贸市场安装了一块智慧大屏,菜品价格、质检结果、阳光计量等信息实时滚动,方便市民查看,节省了货比三家的时间。摊位有“智能秤”,不仅精度高,还具备支付结算、数据统计和防作弊等功能。每个摊位还有一块小屏,摊主邹玲莉说:“我的菜品单价、营业执照和健康证都在上面,欢迎监督!”
市场管理方介绍,智慧农贸市场运用的数字计量产品,主要来自衡阳智能衡器计量产业园。衡阳市近些年大力发展智能计量产业,不仅培育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也给市民带来了实惠和放心。
在鲜肉区,市民杨胖选中一块前腿肉,摊主将肉放上“智能秤”,屏幕立即显示:0.45公斤,单价22元/公斤,合计9.9元。
“这里的肉类、水产和蔬菜都有检测报告,来智慧菜场买菜,不仅环境好、秤放心,食品安全也有保证。”杨胖说。
衡阳老城区的多家农贸市场保障着居民的“菜篮子”。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农贸市场基础设施老化、管理方式粗放等问题日益凸显。
“每到下雨天,摊位前总是湿漉漉的,一不小心就溅起一身脏水。”市民陈英淑回忆,更让她头疼的是,缺斤少两的情况时常发生,去找商户也不承认,只好自认倒霉。
老菜场的“烦恼”,既是民生痛点,也是城市升级的发力点。
蒸水AI智慧农贸市场管理人员李华说,希望依托数字计量技术推动农贸市场全方位转型,让老菜场跟上城市发展的脚步。如今,菜市场焕然一新,原本斑驳的墙面被刷成干净的米白色,摊位统一更换,地面铺着防滑地砖,抬头是崭新的通风系统。
除了蒸水AI智慧农贸市场,衡阳易赖街AI智慧农贸大市场也于今年5月全新亮相。两个菜市场实现智慧焕新:“智能秤”保障交易透明化,杜绝“鬼秤”欺客;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服务点入驻,护航“舌尖上的安全”;智慧大屏实时监控交易动态、食品安全。
而对商户而言,智慧改造带来的不仅是环境的改善,更是经营效率的提升。“自从有了这台‘智能秤’,我比以前轻松了不少!菜品只要放上去,种类、重量、单价等信息一目了然。”摊主邹玲莉说。
从“脏乱差”到“智美净”,衡阳老菜场的智慧升级,让城市的烟火气里多了一份安心与温暖。“智慧菜场改造不仅是民生工程,也是我们拓展业务的重要抓手。”衡阳市邮政分公司工作人员王飞介绍,邮政公司免费为商户配备“智能秤”,通过助力两家菜场智慧改造,搭建了服务民生的“桥梁”,让市民享受到更多实惠。(记者明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