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新闻网
滚动新闻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本土 > 资讯 > 正文:

为新质生产力锻造“质量的基石”

2025-11-17 10:43:21   来源:掌上衡阳   作者:邓小山 卢幼莲 孙云飞
分享到:
 

编者按:11月11日至13日,全国计量工作座谈会、全国产业计量融合创新会议暨第二届计量仪器装备展“两会一展”在衡阳市举行。期间,来自学界与业界的专家,以其前沿的探索与实践,共同描绘一幅以计量之“精”、支撑产业之“新”、保障发展之“稳”的宏伟蓝图,揭示了精准之术如何悄然铸就未来的世界。

“材料是新质生产力的基础,而材料计量标准与评价则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质量基础设施(QI)。”任玲玲以其高屋建瓴的视角,阐释了新材料计量作为“核心引擎”的底层逻辑。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基础计量科学研究中心新材料计量实验室主任任玲玲。

在她看来,新质生产力的“新”在于创新,“质”在于质优。无论是芯片内纳米级的电路,还是新能源电池中决定能量密度的微观结构,其性能上限都取决于材料的“基因”。然而,如何精准“读懂”这些基因,是实现从实验室样品到市场产品“惊险一跃”的关键。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任玲玲和她的团队,正是为产业界提供“通用语言”和“基准尺子”的人。他们构建的“材料参数量值不间断溯源链条”,如同一套精密的导航系统,确保全国乃至全球对同一材料属性的测量结果一致、可比、可信。

她的工作已赋能于国家产业发展:为“中国芯”把守纳米尺寸的关隘,为新能源电池解析成分与界面的奥秘,为5G/6G通讯材料控制热管理的脉搏,更为材料大数据赋能新材料研发速度和提高产品良品率提供不可或缺的高质量燃料。

展望未来,她勾勒出材料计量向微观、多场耦合和数字化深度演进的趋势,以计量标准与评价铺设轨道,推动新材料这一新质生产力高速前进,以驰骋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